一月某個黑暗晚上,攝影記者踏足廣州珠江新城區「潭村」,探看黃金地段最後城中村清拆進展。
發展計劃透明度低
四個多月前公佈清拆計劃開始,原本有五百三十幢約四層高的民房,已清拆一半,留下二百多幢房子,只剩二十戶人留守不肯離開。從一月五日起,潭村截水截電,二十戶人家,已經落入黑暗生活之中。「甚麼人?」入黑以後聽到記者敲打鐵閘聲,原本在屋裏議論賠償安排的村民,如臨大敵。相比深宵夜半,一連數晚來故意滋擾的黑夜保安,釘子戶很快就能分辨攝影記者身份,而且並帶他走訪其他同一陣線的村民,包括姚成添。結果,人人把留守荒村的不平與苦水,如水銀傾瀉,從傍晚一直討論到凌晨近一時。
潭村位近珠江新城,廣州火車站東站,太古匯、廣州時代廣場、滙豐銀行及中國銀行廣州總部,都建於此。自改革開放後,由農地改建為房舍的潭村,在城巿急速發展下,進一步變成有待開發的黃金地。姚成添說,去年九月,村委表示政府計劃改造潭村,興建新樓房,列出以屋換屋補償,並在四年興建期內,以三十元一平方米作為每月租屋津貼補償,換言之,以村民現時每單位約七十平方米算,每月可獲約二千一百元短期租屋補償。但他說現時同區租金,比補償高出三倍,根本無法租回相同面積單位暫住。
現在中國房地產所涉利益驚人,姚成添與一眾釘子戶,不滿村委沒有交代清拆原因及具體發展計劃,不肯被蒙在鼓裏,把肥肉乖乖奉到發展商手中。他指公開的清拆計劃滿是謊言,村委說拆村是為了興建珠江大道,但他查核政府文件,建路面積只是潭村十分之一,政府根本也沒有改造潭村的計劃。他質疑村委以政府改造城中村之名,向發展商賣村為實。去年十八大廣州巿長陳建華到訪潭村,他拉起橫額要求見巿長,卻被保安阻撓,並把橫額搶走撕爛。
收地改造需要百分之九十五村民同意,潭村最初只有百分之八十六村民簽約同意,餘下近一成五村民,成為發展商逐一擊破的對象,目前,已有百分之九十六村民簽約同意。二十戶村民,法律上已不能扭轉局勢,但他們仍然留守對抗,是希望政府正視清拆民房的透明度及知情權,嚴防有人把巿民財產變為個別人士與發展商的利益輸送。
插上紅旗誓不清拆
攝影記者再造訪一天一夜,荒村裏除了二十釘子戶,就是一窩一窩大老鼠,以及一個一個黑社會惡保安。為了安全,釘子戶帶着攝記步步為營,要走上高處拍攝插了紅旗誓不清拆的景象,也得事先用對講機探問形勢,上到天台,樓下戰友還是會在對講機問:「情況還好嗎?辦好了嗎?」
在潭村旁邊已經建有不少豪宅,姚成添說,新城區最貴的豪宅,已達二萬至三萬元一平方米。房地產價格暴升,發展豪宅,也在發展貪念。當中國原農地變成發展商的肥肉,被豪宅吞噬的,不但是鄉土人情,還有公平合理與公正交易。釘子戶是要輸法律的了,但發展計劃的知情權及透明度不能輸,姚成添說,即使上訪至北京,他還是會去的。
攝影:林亦非
撰文: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