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祖式風流 - 畢明

三世祖式風流 - 畢明

白色有幾多種?我當然不是和你說什麼「比白更白」的廢話,和從政的某些人講道德,如跟豬說火星話,摸門釘撞牆,正常,太天真會忘了政治的湯底是什麼。
想說的,是白色真的有很多種。我在年少時學懂,受用無窮。想說的,是香港某個時代。
爸爸最要好的幾個老友,是香港某低調望族的幾兄弟,富三代,六、七十年代,已英美尊優大學畢業回港,家教森嚴修養馨香。無數周末假期,爸爸和Uncle們打seven high-low、橋牌、天九、麻雀不等,媽媽就和太太們搓麻雀,有時去他們新界的別墅,依稀的印象像外國領事的官邸,庭院深深水池林蔭,更多時去他們在香港優尚地段的「祖屋」,阿爺膝下幾房人居住在那裏的幾座大屋,至第三代各自成家陸續搬出。不同Uncle的家也去,規模較小的聚會,就來我家,地方有限最多三枱,他們祖屋的露台大過我全家。後來近97年,連祖屋也賣掉分家,在我留下許多童年及青少年歲月的地方,地產商起了一整個大型高級豪華屋苑。
老爸是「哥兒們」中年紀最小的,常排他當個八弟,Uncle的子女們早就出國升學,我還是小小孩,於是後來的聚會,大人堆中很多時得我一個孤獨的小朋友。爸爸和他們大哥最老友,我最喜歡的卻是三哥Uncle 3。維斯康堤拍攝《氣蓋山河》時,特別請來藍血貴婦提煉演員儀態,問要學多久才能入型有格,答曰:「三代」。那三世祖就是最fit的。Uncle 3是建築師,愛吃愛玩,懂吃也懂玩,無紈袴子弟的劣品,卻典型「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最有趣也最好玩。從我認識他的大半生,發覺有教養懂生活錢袋深的三世祖,做朋友長輩真正冇得頂,做老公就……宴客玩聚,吃是其一最重之事,家中宴請或上館子,都在意。我苦悶孤獨的兒童少年期,每星期就看着大人玩牌,跟着他們吃吃吃。
某星期天Uncle 3又約午飯,興致勃勃打來說有間新食肆,就開在我家樓下,要試。是當年的麒麟(新)閣,沒記錯就在銅鑼灣新寧大廈,我們過一條馬路就到。80年代,麒麟閣以中菜來說環境現代簡雅,無一般中式食肆的金璧舖陳,不雕龍雕鳳,枱上的茶杯碟匙羹碗筷子座茶壺,全白,窗明几淨。Uncle 3反轉來逐一端詳後肯定說:「這間一定好味!」什麼都未上枱。說Bone China很少一套全白色有齊筷子座、中式匙羹等,看看底部,就知那些本是一套,那些是另外配的。但白色骨瓷很難,有的帶藍,有帶綠,有帶灰,配成全枱每套都白得那麼統一,不容易,是心思,連食具也如此認真細微,不可能容許食物偏差。果然。Uncle 3講酒講食講玩,我總聽得津津有味。創作廣告講求對顏色美學敏感,做事講究注重細節,永遠記得這白色的一課,有開竅之震撼,對一個儍瓜細路。
想起《紅樓夢》中鳳姐誤把「軟煙羅」叫作「蟬翼紗」,惹賈母譏笑。原來「軟煙羅」共有四色:雨過天晴,秋香色,松綠的,銀紅的,用來糊窗屜、作帳子,遠看如煙如霧,因而得名,銀紅的,也叫霞影紗。賈母稱之「軟厚輕密」,紗羅中之尤物,比一味輕薄的蟬翼紗優勝得多。
香港也有過自己的品精必研,但麒麟閣,都受不起貴租猛於虎,三十多年的風雲,在銅鑼灣結業了。香港,風流近來都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