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德有理:投資級別債可吸納

萊德有理:投資級別債可吸納

踏入2013年,已發展國家相繼傳來利好投資市場的消息。先是美國國會在持久的爭論後,終於通過解決「財政懸崖」的法案;接着是日本央行宣佈由明年起,把買入資產的計劃由定額改為「開放式」,意味着有機會向市場注入更多流動資金。不過,投資者亦迅速發現法案和政策背後存有隱憂,環球經濟在中長期,可望穩步復蘇的同時,短期的風險亦不容忽視。在此環境下,投資級別債券市場將有何變化,投資者又應如何選擇呢?
以美國為例,投資者對於財政懸崖的憂慮雖然隨着法案通過而暫緩,但法案並未觸及一些重要議題,市場的避險意識可能再一次上升,帶動國債等低風險資產的需求。貝萊德相信,若上述情況出現,將是趁低吸納擁有良好信貸質素債券的良機,而慎選地區和行業是今年的致勝關鍵。
地區分佈方面,今年全球投資級別債券的發行量將由去年的9,500億美元大減至8,000億美元,其中歐洲減少23%,美國和新興市場下降15%。高評級債券的供應回落,但中長線投資者在低息環境下追求較高回報的需求不減,將有利環球企業債券的表現。當中,歐洲企業債券的發行量跌幅最大,與國庫債券息差亦較闊,投資前景可觀。

電訊業防守力強

面對不明朗的經濟前景,貝萊德認為對利率敏感度較低、在逆市下「防守能力」較強的行業將有更佳表現。電訊、傳媒和能源等行業的「入行」門檻較高,業內競爭不如其他消費行業般激烈;此外,這些企業在經濟環境轉差時仍能保持穩定的現金流,大大減低了相關債券的投資風險。金融業潛力亦不容小覷,在次按風暴後,銀行逐漸穩定的財政狀況增強了債券投資者的信心,帶動相關債券價格造好。
總括而言,對投資級別債券感興趣的投資者,可考慮選擇一些放眼全球,並能因應市況,調整地區和行業分佈的投資工具。當中一些提供定期派息的環球企債基金,在捕捉中長線升值潛力之餘,更能帶來較穩定的收益回報。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