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波係圓嘅 - 李登

蘋果樹下:波係圓嘅 - 李登

我說,英國佬把足球帶來香港,黃興桂的球評把歡樂帶給香港球迷。他的金句比黎明還要多,那最逗的一句是:「12碼有兩個可能性,一係入,一係唔入。」這話刻在球門上,守門員哪怕碰上四屆金球獎得主美斯,只管手指金句,他準笑得兩腿打結,把罰球射上紐約帝國大廈頂樓去。德國球王碧根鮑華比得上黃興桂,曾說:「球賽僅有一個可能性:勝、敗、和。」他倒忘了也會被腰斬,可能性共四個,看來念小學時他算術課都逃課。足球界引用得最多的還是「波係圓嘅」這四字,體育評述員伍晃榮借用了做他的書名。
根究起來,這話原來出自德國教練賀保格(Josef Sepp Herberger)之口。他說“The ball is round so that the game can change direction”,意思就是足球是圓的,能四面八方溜,球賽也就千變萬化。他倒說對了,1998年法國3比0 勝了巴西贏得世界盃,證明了球當真是圓的,只是圓得有點玄。當日巴西球員幹嗎一下子都變成喪屍丟了魂,大失水準?1954年賀保格帶領德國竟能贏了大熱門匈牙利得世界盃,也是有點玄。 後來有人破解了這個謎團:趁着半場小休,德國佬都偷偷注射了興奮劑。
球圓而又玄,也許是國際足協會長白禮達所謂屬於球賽一部分吧。2002年我在濟州看世界盃中國對巴西,眼見祖國球迷拉着「醉拳鬥森巴」的橫幅,似要用醉拳把森巴隊捶成牛肉丸。國腳李鐵甚至不把對手當回事,看來要創出奇跡把圓溜溜的球給變作四方球了。結果?不必勞動濟州的八爪魚卜算,巴西稀鬆平常勝了4比0。我買的票60元,15元一個蛋,可不便宜啊。還說足球是我們黃帝發明的!
中國足球古時叫筑球,也叫蹴鞠,漢朝時設球門對賽,當作軍訓。唐宋時在球場中央置一球門,架於三丈高,上面有個風流眼,球穿眼而過得分。現代足球形式倒是英國人發明,古今玩法不搭界,玩不過洋人,我們該不算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有意思的卻是,原來十四世紀時,英國足球依然一塌糊塗,未有定式。大齋首日前一天的球賽,球員共千人,每邊五百眾之多,從中午賽到日落,滿街追奔逐北,時有傷亡,因而叫mob football(暴民足球)。這哪是打球,簡直是打仗了。難怪古代英國君主未聞有愛足球的,中國王帝可多的是。唐太宗是球迷,唐明皇除了迷上楊貴妃的脂肪球,也迷足球。漢武帝和漢成帝,都是名副其實的球王。曹操就愛把鞠客安插左右,讓他隨時可以看球。宋徽宗更嗜鞠成癖,《水滸傳》的高俅真有其人,因踢了一腳「鴛鴦拐」好球得他賞識當上官,正是鞠而優則仕。活在今天,這皇帝必會收購曼聯。原來中國還早有女足,崇禎王的妃子田貴妃,說不定是我們古代的女球王孫雯。
可都俱往矣,中國固非足球王國,香港亦再非亞洲足球王國。我們的足球已沒落了,沒有沒落永垂不朽的是黃興桂這金句:「波係圓嘅,係用來踢嘅。」他必然見過有人用足球打高爾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