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撲火 派往大埔學童可回北區上課

教局撲火 派往大埔學童可回北區上課

【本報訊】北區新學年小一欠缺1,400個學額,教育局為安撫區內家長,將會安排被跨區派到大埔的北區學童,「回歸」北區就讀,教育局預計將有300名學童受惠,估計區內每班會多收三人,出現超大班教學。但新安排帶歧視,不適用於被派到大埔的跨境學童,有立法會議員擔心招致司法覆核,政策隨時被拉倒。
北區三個小一校網上水、粉嶺和沙頭角,剩餘供統一派位學額只有1,367個,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上月底透露仍欠1,400個學額。跨境學童佔多數的上水是重災區,1,700名報名學童,不足一半可獲派上水小學,其餘將被踢到大埔。

恐掀司法覆核

面對家長怒火升級,局長吳克儉昨下午公佈,今年6月初派位放榜後,報住北區並希望原區入學的學童,若被派往大埔,局方可安排他們入讀北區小學,有求必應。
吳克儉稱教育局會增加北區學額,但如何增加、每班加多少人、總共有多少額外學額,他都諱莫如深,連當中原區和跨境學童比例都拒公開,吳僅稱會提早優化明年及以後數年的安排。教育局發言人補充,去年有150名北區學童被跨區派到大埔,初步估計今年會增加一倍至300人。北區總共有28間小學,暫定開93班小一,推算每班至少增收3人。

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昨向北區小學校長會講解新安排。校長會主席陳紹鴻表示,局方沒具體提及操作安排,也沒提需加收多少人。他以任教的上水惠州公立學校為例,大班派位每班30人,另加3個叩門位,若增收3人,每班人數將增至36人。
報讀北區校網的跨境學童以雙非為主,也有單非和舉家移居深圳的港人子女,若他們被派到大埔,教育局不會協助他們返回北區小學,帶有歧視。吳克儉昨迴避會否被人提出司法覆核。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跨境和北區學童都是香港人,教育局只助北區學童,「有呢個(司法覆核)危機,佢哋父母、小朋友都可能提出同樣質疑。」他又批評教育局公佈不清楚,「無端端點解會有咁多學位出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