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煙花爆竹,乃是中國人歡度佳節的習俗。隨着近年內地民眾收入增加,市場對煙花爆竹的需求量亦居高不下,尤其是到了每年的農曆新年,13億民眾集中消費,令市場面臨巨大壓力。有統計顯示,每年農曆新年,每家平均燃放約100元(人民幣.下同)的煙花爆竹,令全國的煙花爆竹銷量超過200億元。
賣一車即可過肥年
巨大的煙花爆竹市場隱藏着誘人的利潤回報。每逢農曆新年前夕,市面均出現煙花爆竹供應短缺,這就為煙花爆竹的生產商、運輸商及供應商帶來巨大商機。在春節前,不分晝夜,加班趕工,早已成為該行業的定例。與此同時,更多的無牌工場和地下工廠也參與競爭,搶吃這塊肥肉。
作為易燃易爆的高危物品,煙花爆竹從生產、運輸到銷售,每個環節都存有危險,稍不留心,都會釀成災難,但是利字當頭,有誰會將安全當作一回事?前些年,媒體頻頻揭發湖南、四川等地的煙花爆竹工場,不僅與民居近在咫尺,而且火藥四處堆放,管理混亂,產品粗製濫造,導致爆炸傷亡事故不斷。
另外,內地的煙花爆竹運輸也是險象環生,違法超載的現象司空見慣,極為危險。有網民透露,過年前批發四貨車煙花,當然是非法生產的煙花,就算三車被當局查扣,剩下一車仍可蒙混過關,收入也足以過肥年,當然,5噸(載重)車裝10噸(煙花)貨是必須的。由此可見,近年來,但凡造成重大傷亡的煙花爆竹事故,多發生在春節前夕,決非偶然。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