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是彩色:不可在電視機前摺衫?!

綠是彩色:不可在電視機前摺衫?!

朋友喜歡入夜後去深水埗撿便宜貨,汝州街、基隆街等泊滿客貨車,打開車門,都是從各區收買佬收來的電器。除了回收店老闆專程來入貨,還有好多街客來趁熱鬧,小型家電如電風扇、榨汁機,五十蚊便有交易,電水壺、電飯煲、電風筒等不過二、三十蚊。
「好多電器所謂壞了,都是插蘇的保險絲燒了,或者電線斷了,好容易修理!」朋友說。
那其實是很簡單的工序。我剛念完書便搬出來住,曾經做過一件儍事:租住的單位,插座是圓頭的,我不捨得全部買萬能插蘇,竟然把幾件電器的方形插頭換成圓形插頭,還「醒目」地把方形插頭留着;接着再搬到的單位用方形插座,又再換回來。把插頭螺絲打開,按着三條電線的顏色重新接駁,如果電線裏的銅絲太短,便用剪刀輕輕剪掉外層的膠,換保險絲也好容易,拆下來去電子五金店買新的,裝回原位便可。連我也可做到──可是身邊絕大部份朋友聽到,都嚇一跳,你不怕觸電?
怎會觸電?我在換插蘇啊,根本沒有接觸到電源!
電器以後好易壞,會火災!Touch Wood拍拍木桌子,我和我的家電都還健在。
換保險絲、換插頭……這種簡單的維修,難道也得找電器師傅嗎?現在的家電越來越不耐用,幾乎一過保用期便開始出問題。就算只是小毛病,也很難找師傅修理,找到師傅亦嫌修理費貴,不如丟掉買過。
這篇文,不打算教修理(唏,我只是懂得換插蘇!),而是介紹保養的方法,讓電器耐用一點,這些資料,電器說明書都甚少寫出來。
特地訪問村口的陳師傅。村屋居民電器壞了,抬出去不方便,也難找到師傅上門維修,往往隨手丟掉,陳師傅會執回來,修理好了,清潔一下,便能轉賣給其他街坊。
陳師傅一口氣地答:「清潔、清潔、清潔!」要家電耐用,平時清潔好重要,這是常識吧,但令我最愕然是他接着說:不可以邊看電視邊摺衣服,也不可以在電腦前換衫!「一般人家裏98%的灰塵,都是來自衣服跌出來的纖維微粒。」他語氣之權威,簡直不容置疑:「凡是會發熱的電器,都會令空氣升起,衣服纖維等微塵便會捲入電器,像電視、電腦就好易壞。」
電腦絕大部份死於「燒壞」:熱力散不出去,雖然有內置的風扇,但由於熱空氣把微塵扯進去,再加上主機大都放在地上,裏面的灰塵像棉胎一樣厚,無法散熱,也就不斷死機。陳師傅說定期要把主機外殼拆開,掃走灰塵。

雪櫃也是要定期清潔,作怪的不是灰塵,而是水氣。「你放檸檬在雪櫃,之後會怎樣?」陳師傅考我,馬上答:「變乾。」「那些水份去了哪裏?」 「……?」
原來所謂「無霜雪櫃」,還是有冰的,只是表面看不見,平時吸收了的水氣,結成冰,長期便會影響機械運作。如果只是打開雪櫃用布抹,冰格的發熱管隨時會因為冷縮熱脹爆裂,洗雪櫃一定要先停電,讓雪櫃裏裏外外的冰都溶掉,完全變乾爽,這半年就要做一次。
洗衣機呢?最容易積聚的,是洗衣粉!人們很多時都用了過量的洗衣粉,或者沒有先用水溶開,結果都殘留在洗衣機內壁,變成污垢。這我知道,可以把洗衣機注滿水,加一盒蘇打粉,浸一晚,然後開洗衣機把污水排走。可是衣服的纖維就難搞了,出水口也不易清理。
陳師傅嘆口氣:「一個字:『錢』,洗衣機等電器,有時就是要拆開清潔,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找師傅,怎收費?」
像冷氣機,也得師傅出馬。他說市面上一些冷氣機噴霧式的清潔劑,含有酸質,冷氣機又有積水的位置,這些酸質溶進水裏,遲早便會把冷氣機蝕掉,就算不用這些清潔劑,冷氣機內的積水亦會把機件浸霉,還是要每年找師傅清洗才能耐用。
「如果注意保養,一部洗衣機起碼可以用上十年八載……現在的家電太便宜,人們都寧願買新的,結果更多電子廢物。」陳師傅一邊扭開電飯煲的螺絲,一邊嘀咕,那電飯煲是另一個街坊不要的,因為煲瀉粥而斷電,又太耐沒洗,一層泥似的。
「還有人拿來一部麵包機,一拆開,裏面一條四腳蛇的屍體!」他說。

作者:陳曉蕾(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