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理財:<br>輕鬆從風險 回報 收費入手<br>強積金轉會 揀基金簡單化

周末理財:
輕鬆從風險 回報 收費入手
強積金轉會 揀基金簡單化

強積金「半自由行」實施後,打工仔多了自由轉會的權利,但這不代表選擇強積金計劃的過程變得更簡單。面對較繁複的程序,如何掌握一條簡單公式選擇強積金基金、釐清投資表現與收費關係的選擇誤區,以及能否集中轉至「懶人基金」,今期理財專題會為你一一拆解。

記者:李芳芳 董曉沂

新措施下強積金成員除了可將以往工作所有累積的供款,根據個人喜好轉至其他信託公司,現職中自己供款部份,都同樣可以自由轉會。但面對總數達464隻基金,轉移過程中其實首要還原基本步,從風險、回報和收費等主要方面去比較和篩選基金。
富達國際投資香港區業務總監陸劍平表示,除了開始要先瀏覽信託人銷售冊子,留意小部份可能出現奇怪名目的收費,如取閱個人賬單都有費用等外,市民一般可集中精神挑選合適的基金。成員比較首要是按風險級別,確定心儀基金類別,如落實選擇環球股票基金,在搜羅出的同類基金中,從投資內容去篩選。此類基金多數將一半以上資產投資於美國股票,或追蹤環球股票指數;「亦有小部份基金側重投資於亞洲區股票,若不喜歡就可快速剔除。」

同一回報 揀低風險基金

同一類別中的基金動輒數十隻,成員便要用基金回報來衡量具體每隻基金的優劣。陸劍平指出,盡可能對比基金過去3至5年、最好10至12年的回報數據,才能體現整個投資策略的成效。一般最簡單做法,在相同回報下,風險越低的基金,代表其投資表現越好;如此類推,回報相同而收費較低的基金,意味該基金更值得選擇。
但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的升跌幅並不等於個人戶口內的實質回報。因成員每月定額供款是用「平均買入法」,基金價格走勢會影響實際回報,例如一隻基金按年升10%,但若全年先大升後回落,個人最終回報未必有10%。

目標期限基金適合新手

畢竟並非每個打工仔都有足夠能力和時間管理強積金。陸劍平說,市面現時有四至五間信託人提供目標期限基金(Target date fund),適合對投資完全沒有概念的成員,只須設定退休年期,基金投資股票和債券的比例會隨着越接近該年期而逐漸調低,以實現投資目標。他認為,僱員最好根據個人長線投資目的去作出選擇,不能因短暫市況和「半自由行」出現而盲目轉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