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腦膜罕有地如皮膚癌般長出「黑色素瘤」,死亡率高達百分百。威院2010年曾接獲43歲女病人因持續頸痛及暈眩求診,電腦掃描顯示,病人疑似為常見的腦血管瘤爆裂,但病人接受治療後症狀持續,經磁力共振證實腦膜黑色素細胞病變形成惡瘤,病人最終去世。
該名女病人2010年2月時因持續頸痛及頭暈到威院求診,電腦掃描顯示她腦內有大片陰影,疑似腦積水,被懷疑罹患常見的腦動脈瘤爆裂,導致其腦內蛛網膜下腔出血。但她本身沒任何高危因素,亦無腦血管病變。
女病人接受治療後,症狀並無消退。她其後再因頭痛、嘔吐及局部癱瘓求診,醫生遂替她進行磁力共振治療,結果證實其症狀與出血無關,而是其腦膜不正常地有大量黑色素細胞積聚,這些黑色素細胞發生病變形成惡瘤。女病人的腦部情況持續轉壞,一個月後去世。此個案已刊載今日出版的《香港醫學雜誌》。
中文大學腦神經外科學系教授黃國柱表示,黑色素瘤較常見長於皮膚,如上述女病人般,黑色素瘤長到腦膜上,屬相當罕見的個案。但長於腦膜的黑色素瘤,與長於皮膚的黑色素瘤一樣,是同類癌瘤中最惡的一種,病人死亡率高達100%。
倒夜香婦感染寄生蟲
今期《香港醫學雜誌》另刊載了一宗罕見的「巨舌」個案。84歲女病人2010年8月因舌頭持續腫脹兩個月求醫聯合醫院;她因舌頭腫脹,說話不清,更無法把口合上,但呼吸仍順暢。檢查顯示,女病人舌頭上長滿大大小小的腫塊,腫塊由澱粉質異常地於舌面積聚形成。但女病人拒絕再接受其他入侵性檢查,但刊出內容中,亦無提及女病人最終情況。
有關雜誌亦刊載了一名因曾從事俗稱「倒夜香」的倒糞工作的90多歲老婦,於倒糞期間感染經糞便傳播的寄生蟲「類圓腺蟲」,導致每日肚瀉5次,老婦接受藥物治療後症狀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