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br>12男人戰鬥格

BIG SPENDER:
12男人戰鬥格

【CHALLENGER】
轟轟隆隆聲下,一班男人呼叫着:「上呀!不要讓它入彎!」不看畫面只聽聲我還以為他們在飆車,原來12個男人不約而同晨早來到上水梧桐河邊,望着波光瀲灩的河流,手執遙控器,瞬間變成小男生,與遙控船依戀到日落才不情願地離開。模型發燒友張龍聖,熱愛騎電單車的急速快感,但有家室後不再當鐵騎士,一腔熱情傾注於遙控模型船、直升機及飛機上;中學主任葉的華趁着暑假年年出國比賽,去足十年。對於遙控船他們各持己見,但對夕陽下的格鬥卻是一往情深。
記者:冉藹莉 攝影:黃永俊

張龍聖模仿Cigarette賽艇,親手打造一隻深V船。

喜歡各類模型的張龍聖,希望將玩直升機的細心個性應用在遙控模型船身上。

一手一腳砌出戰船

記者跟着這班男人在河邊由早上站到黃昏,個個全神貫注看着自己的模型船,不停在轉圈奔馳,一圈兩圈三圈,作為旁觀者初時還覺得有趣,但數小時後就覺得乏味。張龍聖笑說:「女人會笑我們這班男人儍,我自己就覺得很有意思。」
他在測試遙控船的航姿,引擎聲及其極限。所謂航姿,意思是船隻在水面時,不會過度滾轉,要夠平衡;轉彎時不可太多動作,即使有回頭浪,船身亦要企穩。細聽引擎聲音,宛如醫生拿着聽筒,一聽便知性能好壞,如果引擎聲聽落很「忟」(無力,感覺很「忟水」),轉數低,代表裏頭燃燒效率不夠順暢;引擎夠高轉數,聽起來應該是很「潤」的舒服聲。難得自己一個人放船時,更可以挑戰極限,開到最快的速度,也不會跟別人撞船。

遙控器主要分棍控及槍控(圖),用家以頻道發射至船內的接收器。

一班玩家出盡九牛二虎之力,用魚竿勾回撞翻的船隻。

從事運輸生意的張龍聖,小時候沒有太大經濟能力去玩模型,到今日有能力了,平日安排好員工工作後,便可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星期花30小時樂在模型中。身價一兩萬的遙控船,他有20多隻,「你要買的時候,可以很貴;但你不玩時,卻變得一文不值。」花錢買船也同時買來樂趣,他會自己一手設計裝嵌遙控船,這個過程他最享受。「製作一艘船,由構思繪圖,到放上水面,要花逾一兩年時間。」他會先用木材自製外殼,再吸上玻璃纖維,好讓它具備抗腐蝕性,無論是螺旋葉的屈曲弧度、排氣管的長短、引擎油針的調校,樣樣都要講究,遙控船的心臟──引擎更加要花8,000元從美國訂購回來,好為船隻加強戰鬥力。
一旦撞船,眼見花了一年的心血出現破損,雖然心痛,但卻難以避免。記者看着幾個男人在河邊拿着釣魚竿,還以為他們在幹甚麼,原來是其中兩位玩家的船撞翻了,便得花一點心思,用魚竿把它們勾回去。沉船的船主叫張龍聖控制着他另一艘遙控船在附近打轉,好讓波浪推着沉船回到岸邊。原本已經把船弄乾,正準備離開的張龍聖,卻又按捺不住開駛模型船出動救援。船在河面飛馳固然威風,但更多時候是在河裏浮浮沉沉,玩遙控船是最好的耐性訓練。張龍聖風趣的說:「執船也是一個過程,你看,我們不會發脾氣的。」

葉的華在Hydro船身貼上「CHNHK 11」貼紙,CHNHK代表中國香港,11則是他的賽員號碼。

葉的華數十年前經過維園首次接觸遙控模型船後,激發起他對這活動的興趣。

自掏腰包出征歐洲

遙控船在內地被視為國家運動,世界各地都有錦標賽,偏偏香港只有業餘代表參賽。喜歡速度感、平日駕着日產Fairlady的葉的華,在又一村一所中學教地理科,對遙控船他的認真程度跟專業運動員一樣。過去每年暑假都飛往歐洲,挪威、波蘭、意大利等地參賽。香港約有50位業餘人士會到外國比賽,但水準並不遜色。葉的華出賽七年,無論是歐洲或世界錦標賽,平均每年都獲兩至三個亞季軍獎項。
比賽速度船,有級別之分,亦將船分大、中、小三類型,最主要分為寬長蝦船類的動力船Hydro,以及窄長的耐久深V船,兩者比賽方法不一。美國模式的Hydro船,在無時間限制的2,400米賽事中,大約一分半鐘便能完成賽程;深V船則跟歐洲模式,分大、中、小型船隻三個級別,初賽及決賽分別在8及12分鐘內鬥多圈數,每個圈長度約相等於一個400米田徑運動場,限時內行走的圈數平均達42至45圈。通常一場比賽有八個選手,同一賽道上起步之餘,又要避免跟其他參賽船碰撞,轉彎時亦盡可不「蝕彎」。
近十年才培養出遙控船興趣的葉的華,一開始已經每年飛往歐洲參加比賽,參賽七年。他每趟旅程,都不惜豪花五、六萬元,除了機票和住宿,有時更請來兩個平日跟他玩遙控船的助手,陪他一起去歐洲。每次他都帶着五隻遙控船去參加四個組別的比賽,其中一隻用作後備。比賽既沒獎金,亦無獎品,他享受的只是過程,但有時也會碰上叫他失望的事。

螺旋葉每多一塊就越重,輕型的Hydro多用兩葉,深V船用三葉。

排氣管與火嘴的距離越短,攀升力度越高,越長則越弱。

葉的華(箭嘴示)在09年匈牙利歐洲錦標賽獲得三個獎項,並在頒獎台與俄羅斯隊合照。

希望中國再辦大賽

08年他往意大利比賽,到Hydro總決賽時,一共分四輪,每輪分半鐘。同場比賽選手及評審均來自意國。他在第一輪總決賽獲第三名,卻在第二輪比賽前分半鐘被意國評審取消他的資格,直斥他的船翼貼上代表中國香港「CHNHK」的貼紙違反參賽規則;更不讓他用同款的後備船參賽。他很氣憤,認為內部評審偏幫意國選手,最後他花了200多港元向主辦機構投訴,對方卻草草了事,連一個書面回覆都沒有。
他以比賽測試自己水平,碰上談得來的外國朋友又可互相交流;但有時比賽後卻只能躲在房間裏發呆。「通常外國比賽都是在小鎮舉行,沒有地方好觀光。反而近兩年內地開始冒起這項活動,往內地比賽經濟實惠之餘,每次比賽後都必定一夥人吃晚飯,熱鬧非常。」他更希望中國繼1989年後,再一次主辦世界性賽事,可以在自己的國家以選手的身份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