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蜜月期快過 房企勢坎坷

國策解碼:蜜月期快過 房企勢坎坷

內地樓市氣氛自去年4月起回暖,發展商由2012年初「以價換量」變成目前「價量齊升」,整個市場都看在眼裏,阿爺又怎會例外?分析界普遍認為,調控措施在中央三月召開兩會前仍處「真空期」,但業界近日卻顯然已早作盤算,官方警戒訊號又陸續響起,措施大有機會提前在春節後即出手,內房蜜月期恐完。
內地樓市在限購政策下陷入數年淡靜期,但去年中在供需失衡下漸見走出低潮。據國統局數據,去年70大城市中,有77%在2012年新盤樓價錄升幅,按年漲幅高至2.4%;二手樓價上漲者亦佔66%,增幅更超逾5%。惟市場看好之聲仍不絕,花旗昨繼續發表看好內房報告,直指在三月兩會前仍為政策安全期,即使擴闊房產稅試點有機會隨時出台,但影響料不大。

內房憂調控隨時殺到

不過,業界顯然另有盤算。來自上海代理界的一名高層指,春節前中央一般不會出重大政策,但在民意所趨下,業界普遍估計春節過後、兩會之前已率先見當局出招。事實上,本月房企抽水活動轉頻密,碧桂園(2007)、富力(2777)及越秀(123)先後宣佈發債,合共科水逾150億元,中型房企合景泰富(1813)、花樣年(1777)及寶龍(1238)同樣急發票據集資,種種的心急撲水行動,不得不令人揣測,內房憂「蘇州過後冇艇搭」,調控隨時要殺到,屆時要抽水還債恐怕變得困難。
自十八大過後,內房股走勢一直標青,主因新領導班子未有提出新的調控樓市措詞,令政策真空。不過,近日官方已不斷為調控預警,早兩日官媒發文直斥樓價過高、升幅過快,會阻礙城鎮化進程;緊接住建部又直言調控不會放鬆;昨北京市又指會「加大工作力度」;新華社又批評房企在港融資削弱樓控力度等,口術出不停。內房股昨應聲回軟,合生創展(754)及恒大(3333)等回吐逾3%;潤地(1109)、富力及龍湖(960)等亦挫逾2%,整個板塊的前景須重新審視。

記者:林 靜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