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就是天安門」!毒霧鎖國 ,逾八億國民被迫呼吸有毒空氣,成為內地媒體和輿論熱議不休話題,並持續成為眾多報章頭版報道內容。不少報紙借霧發揮,讓人忍俊不禁;也有更大膽的,壓圖大標題話中有話,或暗藏玄機,語帶雙關,令人會意發笑。
「你看得見天安門嗎?」
《深圳晚報》用霧中天安門做封面大相,再用紅筆將隱沒在濃霧中的天安門輪廓描出,標題為「此處就是天安門」,令人讀之,不免深思;上海《東方早報》不描輪廓,肩題是「你看得見天安門嗎?」大題則為「中國在濃霧中思考發展方向」,矛頭似直指執政當局只求經濟增長、不講環境保護的禍根。《南方都市報》壓圖標題「別把我霾在這冬天裏」;《河南商報》用高空清徹與低空混濁的照片,配上「向上,向上,為了更自由的呼吸」標題;《北京晨報》將霧中故宮與晴天下故宮比較,壓題「霾下希望」,頗有創意;不少報紙直接用「救救空氣,救救我們」、「誰來拯救我們的空氣」等做題,各具特色。
而內地黨報、機關報連日對空氣的報道,仍是一本正經,極少把空氣惡化放頭版頭條,令外界見之,還以為沒有其事,到處是陽光燦爛。
內地網民對霾霧天氣議論更為精采。有網民指:「曾經,當別國運動員戴着口罩來北京參賽時,我們指摘人家故意讓我們難堪;當別國機構公佈北京空氣PM2.5指數時,我們斥責人家有意添亂。今天,終於『厚德載霧、十面霾伏』,連交警也戴上口罩,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指責別人,最終是丟自己的醜!」
新浪網/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