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親子論壇中家長經常討論怎樣才算是最好的學校,其實學校可算是一個「在意」和「不在意」的多元互動「生態」。一般我們都認為學習的進行,就是讓孩子於一個「在意」的環境中成長,但事實上孩子也要面對很多其他的人事物,而往往,許多的人事物都「不在意」地帶來影響。於是,隨着年月,這些「在意」和「不在意」的安排都會是孩子們的學習所得。若然成長是孩子必經的階段,透過自省和更新,是可以使其變得有價值和有意義。成長是包括了在生理、心智、情緒、人際關係及品格發展上,一個多方面而富動力的整合過程。十多年的學校生活,其中學生、教師、課程、各種學習活動及環境安排等等均產生大量的互動;再加上師生個人先存特性、組織文化、家長背景、社區情況、社會現況、甚至傳媒言論、或是通訊科技的發展……日復日、年復年,都為孩子帶來許多的「塑造」,其中有可以觀察的,亦有不易察覺的。既然如此,在今天極速互動的生活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那種追求持續更新的精神,應是學校和孩子必須具備的了。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楊永明校長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