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弱智,港人豈能不自救 - 范克

政府弱智,港人豈能不自救 - 范克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每日的新聞都有令人喘不過氣的感覺,不論是近日的施政報告、水貨戰爭,還是WhatsApp的八元年費、全球奶荒,都解釋了香港人的善忘不是沒有原因。早幾個月還因為有水貨客滋擾上水居民,導致網民發起光復上水火車站的運動。但在警方、海關和政府拍心口、寫包單,說會透過兩地聯手打擊的情況下,全港市民以為事件已經得以解決,誰不知水貨活動已經由上水一帶擴展至港九新界。
資訊流通越是發達,新聞掩蓋舊聞越易發生,得益的不是獲得資訊的小市民,而是特區政府,就在港人善忘的同時,水貨活動卻被政府包裝成為「合法活動」。不只是合法,還是合理,大陸人來香港搶購柴米油鹽,完全是來刺激經濟,對於政府一眾高官而言,這是好事,沒有大陸人來「貢獻」,又怎去向市民證明香港「背靠祖國」?
在論證水貨活動對香港是有利無害後,狼心狗肺的這群高官還有甚麼是做不出來?家長們為了一罐奶粉跑遍全港,想讓孩子解決飢餓問題,但政府對於全港嬰兒的死活,依然擺出一副「理得你死」的態度,充份解釋了這些飲黃河奶水長大的人,思想與港人相異。

最初說會兩地聯手加強打擊,幾日後就被記者發現大陸海關收錢放人。之後說會聯絡供應商增加貨源,但越是供應,水貨兵團越是買得落力,完全漠視香港嬰兒對奶粉的需求,毫無人性道德可言。這已經是一場戰爭,大陸水貨兵團已經向全港父母宣戰。特區連續出招無效之餘,除了只會不停「叫陣」指會研究堵截的措施,繞了一圈還是叫香港市民要對兩地執法部門有信心。這與行騙長官叫人相信他的施政有甚麼分別?
「不要怕,只要信」,那是宗教,不是政府的工作,市民需要的不是一個散播信仰的政府,而是一個可以解決社會問題的政府。特區政府總是叫市民對政府要有信心,總是用一張嘴來建立管治威信,然而下一秒就繼續放任事態惡化。「口講五招」就以為可以起到阻嚇作用,每日抓幾十名水貨客就當事件圓滿解決,就算不是精神勝利法,都是精神自瀆,因為政府真的認為「處理咗就唔存在」,上梁不正,下梁又怎可能不歪?上層作風無恥,下層處事又怎可能不敷衍?
連捍衞購買一罐奶粉的權利都做不到時,還談甚麼爭取普選、捍衞核心價值?在連捍衞言論自由都做不到的時候,你還為WhatsApp那八元煩惱甚麼?在這個全民低智,政府弱智,孩子餓壞了都搶不到一罐奶粉的年代,還不自救,繼續望天打卦等政府出手,恐怕等到事件丟淡都買不到奶粉。

范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