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有點替黃世澤不值。他早前的文章〈有法可阻截走私奶粉〉裏的建議,正是提供泛民主派彈藥,以回應奶粉因走私而供應緊張問題,可是這文章一出,就被新民黨搶先公佈了與此相近的的建議,泛民主派看來又輸一仗。
泛民主派慢半拍的情況不是今天的事,很久以前已經存在,只是近年一直惡化。代議政制下,選民甚少機會能直接參與決策事務,於是依賴投票選出能代表自己的議員進入立法會,為市民把關。然而,我們這幾年聽得最多的,都是「我們已經盡力了,票不夠對家多……」,甚至有時要靠傳媒或公眾揭露政策或法案的一些問題,他們才會如夢初醒般,開始關注法案中的流弊,如近日《公司條例》被揭發收緊查冊限制,破壞公眾知情權,便是一例。
民間社會開始與議會派越走越遠,政黨作為議會政治中的重要部份,理應留意更多輿情變化,特別是互聯網上的民意走向。可是現在的情況是,互聯網有網民上去吵,議會派就愛理不理,像生活在兩個世界般。這樣如何教選民信任你們能代他們發聲把關,下屆選舉如何再對你們投下信任票呢?
我們期望泛民主派能發揮把關反對力量之外,還應建設一套明確的政治理念,讓市民知道泛民主派有決心改變社會,有足夠力量爭奪管治權。泛民主派不能再死守「民主」二字之上,而是與民間社會連結,建立互信,甚至讓各民間團體、評論人發揮所長,對每項政策提出長遠建議,而不是像現在般「見招拆招」,直到有問題引發民情洶湧之時,才出手回應問題。
未來兩年相當關鍵,政改方案如何落實普選制度,很大程度要看議會派的決心,皆因不論是民間諮詢,抑或是民間公投,都需要公民社會與議會派的緊密合作。泛民主派的目標不應再被困死在反對派的角色中,而應全力投入建設自身政治理念,與政府搶奪民意支持。至少,去年特首選舉何俊仁大落後的情況不會再發生吧。
張秀賢
學民思潮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