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作業:萬骨枯 - 宋漢生

創業作業:萬骨枯 - 宋漢生

搞startup的人,產品未推出之前,通常不願意同其他人講自己做的題目。一個原因,是怕人偷橋。我懷疑有另一個更強的原因,是怕人批評題目不行,潑冷水。不是怕潑冷水,創業的人一般自信爆棚,怕的是對話不知道怎麼接下去。

是別人的看法太悲觀嗎?不。客觀數字,startup每十個死九個,如果每一次有人跟你分享startup大計,你有理冇理次次都判死刑,潑冷水,絕大部份時間,會被你撞中。所以我好怕別人問我覺得條橋好不好,因為最容易中的答案,好難講出口。
如果問的不是別人,是自己,又怎樣?每次都搬個統計數字出來,邊到有人搞startup?

後生仔搞startup有優勢

幾個解決方法。一,年少無知。無知不一定年少,年少一般無知。我第一次搞startup,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搞startup,也就從沒想過去查一查搞startup的成功率。一旦知道,就冇得unlearn,冇回頭。初生之犢不知輸,是很大優勢,所以你見最爆的startup,都是好後生的後生仔搞。
第二個方法,是當興趣,告訴自己輸了也無所謂,我第一次下海,是公餘時間做,計過皮費不高,就試一試,做了年半,才轉全職。回頭看,當然是越早全職做越好,但如果當初要全職做,我估我根本不會做。整個網站讓人分享看過甚麼書,但冇得睇,又冇得買,除了自己,地球上有冇另外一個人想用?我都不敢肯定。

落場的人樂觀 造福人群

第三個方法,是我現在用的方法,就是說服自己,凡事都有例外,自己就是例外。要作,永遠可以有好多的理由,例如自己經驗比一般人多,技術掌握比一般人高,營銷的心法比一般人強,等等等等,總之加加埋埋,一般人機會是十分之一,自己差極,都應該會有十分之三。
十分之三,自己都暗地面紅,其實太鬆手太樂觀,若然估低過十分之三,自問心理質素接受不到。但即使估高,十次都輸七次,機會都是挺低,你話每個禮拜,花十分鐘填張六合彩,發吓橫財夢,很多人樂意做,但有幾多人,願意每日花十個鐘,去做輸多贏少的事?喬教主說,搞startup的人都是瘋子,不是毫無根據。
對做的人來說,過份樂觀,未必是好事,大部份時間是害處多。

搞「創業者日」 致敬一番

但對社會整體來說,應該有着數,如果個個計住計住,過去幾十年邊度會出現過上萬家startup,冇這麼多人試,多人輸,又怎會有蘋果電腦、Gmail、Instagram、facebook,造福人群。最好有人衝去做,但不是自己。
贏的少數,自然會有光環上封面甚至有齣戲拍自己,輸的多數,冇人理,大概也不想有人理。
《Black Swan》作者Nassim Taleb,在新作《Antifragile》中半認真提議整個「創業者日」,讓社會各界向所有嘗試創業的人致謝,我舉腳贊成。

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