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估計每四名乳癌患者中,有一人患上較惡的HER2型乳癌,患者復發風險較一般乳癌高逾一倍。有研究發現HER2型患者,即使是早期發現,腫瘤較細,手術後再接受一年標靶及化療藥物治療,有助預防復發。臨床腫瘤科醫生指出,早期患者接受術後輔助治療後,有機會將復發風險降至接近零。
記者:梁麗兒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岑信棠表示,歐美近年為腫瘤小於1厘米的HER2型乳癌患者,在手術後提供標靶及化療作輔助治療,有助減低復發率,值得本地醫學界參考。隨着防癌意識提高,近年求診的乳癌患者多屬早期,腫瘤約1厘米或以下,醫學界對早期乳癌患者手術後是否需要接受輔助治療存爭議。一般做法是只為腫瘤大於1厘米的HER2型患者,術後進行標靶治療及化療,腫瘤小於1厘米的患者未必會治療。
腫瘤小於1cm 建議做一年
HER2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二型)乳癌,因HER2基因過度活躍,致癌細胞迅速分裂及增長,令腫瘤相對較惡。乳癌患者中,約20%至50%屬此類型病人,現時有針對HER2的標靶藥物,有助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他說,近年歐美開始有針對早期患者採用標靶藥物作輔助治療的研究,有研究發現輔助治療可令患者的三年「無復發存活率」提升至96%,有國際癌症組織則建議,0.5至1厘米的HER2型乳癌患者,若無淋巴組織擴散,手術後可接受一年針對HER2型乳癌的標靶藥物治療,並輔以化療。
HER2型患者的腫瘤若小於1厘米,兼無淋巴擴散,他表示,數年內復發風險約20%;若已擴散至淋巴,復發風險更高達30%。HER2型乳癌的復發風險,比非HER2型高出1.68倍,前者擴散風險比其他類型的乳癌更高出約4.3倍。手術後的輔助治療,包括標靶藥物及化療,分別可將復發風險減近50%,可令復發風險降至很低,他建議早期患者可向醫生查詢是否適合接受輔助治療。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顯示,2010年乳癌為女性首位常見癌症,新症多達3,014宗,有561人死於乳癌。現時有兩種針對HER2型乳癌的標靶藥物,其中研究發現「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可用於1厘米以下腫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