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儲備商品勢推高價格

列儲備商品勢推高價格

【特稿】
本港奶粉被水貨客淘空,政府、議員及市民各出奇謀應對。消費者委員會支持把奶粉列為儲備商品,但實施前會令價格上升;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認為,增設奶粉零售點及內地海關加強打擊水貨客,屬治標不治本。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昨稱,把奶粉列為儲備商品,限制出口量是最快捷方法,但實施前水貨客或會搶購奶粉,令供應更緊張及價格上升,長遠價格應回復正常;而為免擾民,政府必須制訂合理出口量。

倡徵收奶粉離境稅

現時市場上主要是兩、三個牌子的部份奶粉種類缺貨,立法會議員范國威認為,最有效是針對性徵收奶粉離境稅,加重水貨客成本。內地現時徵收奶粉關稅最高為20%。
家長難在零售點或透過電話熱線買奶粉,政府擬設中央熱線及增加零售點解決問題,但葉劉淑儀指,政府設立臨時奶粉零售點是治標不治本,「如果設喺天水圍,東涌市民唔會去買」,也不排除有人聘港人從「媽媽會」訂購奶粉。
葉劉淑儀又說,要求內地海關加強打擊水貨客帶奶粉入境只是短期措施,「成日靠人唔係幾好,人哋都有(執法)優先次序,打擊價值高貨品,好似iPhone瞞稅會嚴打,奶粉稅唔高」。她力主把奶粉列為儲備商品,因特首及行政會議同意便可即時生效,若有人違法,政府可嚴厲執法阻嚇。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