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天為官場拆彈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上任以來在多個危機事件中扮演跨部門主帥,但不少聯合行動只見姿勢,實際效果欠奉,在傳媒面前做一場騷後,問題依舊,其中以林鄭牽頭打擊水貨客的跨部門小組便屬最佳例子,不單未能光復上水,更令水貨客蔓延至各區。
打擊水客問題依舊
去年9月,上水因水貨客弄至天怒人怨,光復上水站的行動迫令當局召開跨部門會議,結果林鄭統領三個政策局及八個部門成立跨部門小組,提出多項打擊措施。其後,入境處、警務處及勞工處採取多次「風沙行動」,拘捕多名水貨客,並公告天下政府「做緊嘢」。
但一輪高調行動過後,上水站繼續有大批水貨客「螞蟻搬家」,問題無日無之,更甚的是水貨客問題由上水站,蔓延至東鐵沿線其他車站,太和及大埔墟更是水貨活動的新據點。
政府換屆後重設扶貧委員會,主席由林鄭月娥擔任。此委員會也屬跨部門,包括民政事務局、勞工及福利局、教育局、食物及衞生局,林鄭更是委員會轄下的社會保障和退休保障專責小組主席,但別說本港貧窮問題在過去半年未見改善,連不知為何由敬老變成扶貧的長者生活津貼,政府也要靠突襲立法會,偷偷「剪布」才能通過。
去年本港發生聚丙烯膠粒遍及全港各海灘事件,林鄭要以署理特首身份,召開跨部門會議,聯合8個部門「執膠」,但當熱潮一過,多個部門收兵,南丫島石排灣其後被揭發續受膠粒困擾,問題並沒因跨部門小組而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