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認清賄選罪魁 - 文武

客觀認清賄選罪魁 - 文武

昔日的「頭號梁粉」劉夢熊大爆料,吸引傳媒連日報道。
綜合各報所得,在劉夢熊事件中,除了敵我矛盾論外,最為人詬病的乃是梁振英涉嫌以行政會議之位換取劉夢熊的支持,亦即坊間所謂的政治酬庸,且有人更認定這有賄選之嫌。
即使在西方民主社會,政治酬庸也算是無可避免的政治現實。若然某人競逐一個國家或地方的最高領導人,難道可以不預先組織自己的班底,到了當選後再慢慢地找尋內閣人選嗎?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做法。猶記得就連泛民的特首候選人何俊仁,當日遭外界質疑沒有班底時,也曾指名道姓提出了黨友張文光、李永達及涂謹申可分別勝任教育、房屋及保安方面的崗位,而這三人也正正是擁有投票權的選舉委員會成員。若梁振英當日答應劉夢熊加入行會是政治酬庸,那麼,何俊仁這樣的做法,又算不算政治酬庸呢?若梁振英涉及賄選,何俊仁又如何呢?
然而,毋庸爭議的是,在特區已舉行的幾屆特首選舉中,政治酬庸卻的確有可能對選舉結果構成絕對性影響,原因是有份投票選特首的選民只是區區數百人到千餘人,是逾三百萬適齡投票市民的三千分之一!結果,民主選舉中幾乎不可能出現的「透過政治酬庸去達致當選」的情況,都會令大部份競逐特首者於半推半就下墮進陷阱。
以此觀之,真正罪魁禍首應是小圈子選舉。可以斷言的是,只要小圈子選舉一日存在,相類似有賄選之嫌的情況便不可能不發生。在促使大話精梁振英下台的同時,泛民的朋友其實更應組織各界力量全速推進普選,定出切實可行的時間表及路線圖,全面鞭策及監督特區政府在二○一七年實現真真正正一人一票普選特首,萬勿再只顧高喊空洞的普選口號了。只有小圈子選舉徹底消失,禍害的根源才能真正杜絕,香港也才能迎來美好的明天。

文武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