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br>從孤星淚到世界工廠的終結 - 丘亦生

金融雲端:
從孤星淚到世界工廠的終結 - 丘亦生

驟眼還以為在看《孤星淚》,而且身世被電影中的小女孩Cosette還要悲慘。8歲已被紅衞兵自父母身邊帶走,在工廠裏當童工,親眼目睹老師被殺害,10歲時被輪姦,身心受創的她最後出走美國,死命半工讀下熬出頭來,成為尖端科技公司的老闆,更被總統奧巴馬邀請出任智囊。故事傳奇到難以置信,這位美籍華裔女富豪傅蘋的故事,昨日本報已經說了,我想講的其實是,3D打印。

3D打印 新工業革命靈魂

不得不佩服,傅蘋女士的眼光很厲害,好像把科技的脈搏都摸透了,她是第一代瀏覽器Mosaic的開發者,在其麾下的是矽谷界如雷貫耳的Marc Andreessen;雲端這名詞還未出現,她已參與有關雲端模式的研究;但真正成為自己事業的,卻是1997年創辦Geomagic這家3D模型軟件公司,今年初更成功出售給全球最大3D打印機廠商之一的3D Systems,兩家公司合併後,傅蘋出任3D Systems的首席策略官(Chief Strategy Officer)。
3D打印最近被《經濟學人》視為next big thing,更被寄予啟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厚望。顧名思義,3D打印是把立體物件打印出來,Geomagic的軟件,可以把3D物件的圖則「數碼化」,令3D打印機能據以複製物件,傅蘋穿的鞋,便是打印出來的產品,其他產品包括需要度身訂做的義肢或牙箍。
當然,3D打印的潛力遠不只此,明年便可能出現一幢打印出來的兩層高建築物,醫學上的應用更潛力驚人,有醫生已利用3D打印把病人的心臟印出來,作手術演習,以減低真手術的風險。有估計認為,一旦供打印用的金屬物料能被廣泛應用,將會對製造業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不但每件產品都可以度身訂做,生產成本可能不再受規模效益的束縛,現行錯綜複雜的物流供應鏈將會大大縮短,意味製造業職位不但會大幅減少,而且生產地將靠近消費點,生產基地將紛紛回流歐美。
3D打印引發的趨勢,都是衝着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而來,因此內地開始懂得緊張,把3D打印納入十二.五專項規劃,而包括清華大學的三家內地大學,也已成立3D打印的科研企業,江浙一帶更出現逾20多家3D打印公司,一家名為中航天地激光科技的A股,剛獲取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而連日升停板。

中國急追 存技術鴻溝

內地現時急起直追,趕得及嗎?美國在八十年代已開發這項技術,現時才修成正果,在工業用3D打印機中佔75%的份額。中國無論在材料、模型軟件及核心部件均存在技術鴻溝,內地所謂3D打印企業,很多只是高級版的影印舖,引入了幾部3D打印機做生意而已。科研機構則滿足於引入技術再將之商業化的環節,缺乏誘因做未必即時搵到錢的基礎研究。對於政府的甚麼規劃,能否激發創新,我從來都不樂觀。
有說中國只是過去的日本,行的是先抄襲後創新的道路,況且在R&D的開支上中國已成第二大國,專利申請更冠絕全球。
先不要說,中國的科研開支仍只及美國三分之一,內地的專利大都只在中國註冊,交數味濃,如果是犀利的發明,理應在國外也申請保護,但現實是少於6%中國專利會同時在國外申請。
我覺得,中國要在這項新科技追上歐美,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原因,就是傅蘋。這些年來,我聽到不少傅蘋的故事,上半集都是在中國發生,下半集都在國外發生,上半集都很像《孤星淚》,下半集卻似《洛奇》,主角都是同一個,奈何。
諷刺的是,傅蘋現時致力推動的技術,正好對昔年傷害她的這個國度還以顏色。
還是瑞銀高級經濟顧問George Magnus說得好:「沒有持續的政治改革,以及健全的制度,中國的科技前沿,可能永遠也追不上西方對手。」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