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入行近70年的82歲甄師傅,由做學徒時倒痰盂至成為理髮店老闆,當中經歷上海理髮店由盛至衰的時期,當時只有達官貴人光顧,店舖更專設各類師傅主理不同理髮需要,但行業老化,工序不斷減省下,現時全部都是一人一手包辦。
昔日工序分為多項
甄師傅憶述,13歲被親戚游說指「去上海舖幫人恤個靚髮有前途」,於是由在廣東陽江鄉下看牛,改為南下到香港在九龍城一間樓上理髮店學師,工作猶如倒痰盂的打雜小工,從中學習理髮技巧。當時上海舖屬高級髮廊,顧客均為達官貴人,故此細分為剪髮、吹髮、剃鬚、電髮,每名師傅各司其職,甚至會另外聘專人為顧客擦鞋,上海理髮店在當年甚為風光。
甄師傅還記得,數年後滿師後以月薪3元受聘為理髮師傅,直至21歲才首次以月租300元租下理髮店一個理髮獨立位做老闆,其後再在不同地點開過理髮店,養活一家三口,不過兒子早已拒絕繼承衣缽,更勸他及早退休享福,今次趁着店舖租約期滿,已決定真正退下來,離開70年的理髮生涯。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