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偽人義舉 - 盧先亞

好不主席:偽人義舉 - 盧先亞

認識的一班朋友,不定期都會自發組織一些社會服務,為備受生活壓迫的弱勢社群送暖。前天時值尾禡,他們透過地區組織的安排,向深水埗區內的長者和其他低收入家庭派發物資。其中包括300個飯盒,都是真金白銀向附近一間酒樓訂購,並借其舖面逐一分發給早已排隊在外的輪候者;另外還有100多斤的有機蔬菜和過百個滿載食物的福袋,這些全都是朋友們自行募集,且親手包裝才交送受惠者。

好人好事,本應公諸於世,然朋輩一心行善,根本就沒想過要大肆宣揚。不過當天卻有傳媒,包括本報專程採訪。原來有位據稱是那間酒樓股東之一的藝員聞風而至,且自行報料,惜我那些朋友卻全不知情,還以為他也只是義工之一。當然,如果先生的知名度稍高,他們亦不至於有眼不識。往後的事,就是忽地成了「發起人」的這位先生,一邊殷勤招呼街坊;一邊與媒體高談有心人如何找上他共襄善舉,再而闊論政府現行福利制度的不足。朋友們但求受惠者樂,亦無謂阻人見報,翌日報道果然就是圍繞「藝人義舉」。
又記起另一段沒太多人留意的消息,去年末亦有一批善心人士,發起在土瓜灣街頭分享(他們並未用上「派發」兩字,可見謙卑)飯盒給老人家,那次沒有「微星」抽水,卻惹來官門干涉,食環署「盡忠職守」指有關活動阻街並加以制止,還要求清走一切物資,否則按章執法。經過一番交涉後,該署人員始勉為其難「網開一面」,行使「酌情權」,給了一眾義工兩個鐘頭的時限派飯。

管人派飯 卻漠視水貨客

我城不知打從甚麼時候開始,竟是滿街「城管」?惜這些「城管」人員對堵塞北區運輸通道、且已嚴重滋擾市民生活的水貨客束手無策,卻有餘力去諸多阻撓善心人的義舉,如果這不是「避重就輕」或「欺善怕惡」,那又是怎樣的行事心態呢?講真,若然當天義工稍有抗命之心,而在場職員又真的秉公票控及充公飯盒,睇怕可演變成一場「飯盒風波」,且會引起社會的強力反彈,或可喚起更多人以身試法,行善抗命,又是一場好戲。不過到時候,唔知啲「敬政治而遠」嘅藝人,仲有冇嗰份勇氣出嚟站台抽水。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