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破解肝臟細胞癌變之謎

港大破解肝臟細胞癌變之謎

【本報訊】肝癌是本港第三位癌症殺手,每年有近1,500人死於此病。香港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了正常細胞變成肝癌細胞的關鍵,原來與細胞內負責傳遞訊息的核糖核酸(RNA)的資料,被錯誤重新編輯及改寫有關,傳遞了錯誤資訊,導致製造蛋白質過程出現變異,引發這種RNA編輯錯誤的元凶,是一個名為AZIN1的基因,有關研究結果可為癌症治療及標靶藥物發展帶來新突破。

蛋白質序列出現變化

研究由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教授關新元負責,他表示,癌症研究較着重基因突變對腫瘤形成的影響,忽略了在基因內負責傳遞資訊的RNA編輯角色,其實兩者均可令蛋白質序列及功能出現變化,今次研究是要找出導致RNA編輯活動異常的原因。研究人員將200個本港及內地肝癌病人樣本,利用體外培植的肝癌細胞進行研究分析,並進行動物模擬實驗,發現肝臟細胞內負責RNA編輯的「機器」失靈,錯誤導致RNA編輯不斷出現,這種情況在正常細胞不會發生,失常情況可導致正常肝臟細胞癌變。有關研究結果已在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醫學》刊登。
研究更發現RNA編輯與肝硬化、肝癌復發及病人存活期短有密切關係,若能及時修復失靈的RNA編輯機器,可扭轉AZIN1基因引發的錯誤,或可逆轉正常細胞轉化成癌細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