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發局查太下周上立會解畫

金發局查太下周上立會解畫

【本報訊】作為「金融僭建物」的金融發展局(下稱金發局)聲稱會以擔保有限公司成立,截至昨日,其有限公司註冊尚未見於公司註冊處,仍未能擺脫「妾身未明」的尷尬身份。
雖然外界仍對金發局的身份有所質疑,惟該局卻率先效法其他法定金融監管機構,於下周一(2月4日)首次向立法會滙報工作發展。
將於下周一舉行的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原本只有金管局簡報去年工作,以及證監會簡報2013至2014年度財政預算兩項有關監管機機的議程。
惟最新修訂是緊隨金管局簡報後,插入金發局簡報的議程,而據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表示,金發局主席查史美倫已答應出席該簡報會議。至於金發局日後會否定期出席財委會會議,她則指暫時未與金發局進行有關的討論。
而李慧琼昨出席《城市論壇》時曾表示,金發局現時以諮詢架構模式出現最符合政治現實,又指以甚麼模式成立實屬次要,只要金發局能發揮其職能,便是「捉到老鼠的好貓」。

證券基金交金發局研究

惟出席同一場合的城大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即時反駁指,金發局的成立架構及制度均非常重要,認為香港的金融體系需有整體性,不應予人「搞緊小組活動」的感覺。
而立法會會計界議員梁繼昌亦表示對金發局架構有所憂慮,指出香港過往成立相類似的諮詢組織都「有規有矩」,並有相關的監管機構進行規管。
另外,對於金發局的職能被指與金融管理局有所重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卻認為,本港有多一個平台,進行跨界別政策研究是「好事」。他表示,金管局商議的對口單位,一貫是銀行或同業市場相關的機構,但本港其他金融業務範疇,如證券、基金等,並非該局負責的職能,故增加跨界別的研究及拓展平台應屬好事。
金發局早前表明,在成立初期將向金管局借調人手協助。陳德霖指出,金管局過去亦有借調人手至其他部門的先例,而今次借調的人手,職能範圍亦集中政策研究及推廣,與其原來工作目標相符合,故借調安排不會構成太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