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火海108》<br> 災難意識的現代化

蘋影話:《火海108》
災難意識的現代化

七十年代初荷李活超級賣座名片《沖天大火災》在香港上映,我適逢其會,在擠擁的人群中看這部經典災難片,永世難忘。當時我記得我對這部片的第一個看法是:美國人真有錢真現代化,這樣的高樓大廈在香港那裏找一層來燒呀!對於美國人,這部片可能是那個所謂火紅的年代已近尾聲,資本主義逐漸取得主流地位,而人們始終對它抱持着某種的危機感,加上冷戰時期,災難的意識特別強,於是有所謂這類災難電影的潮流。
現在韓國來拍他們自己的《沖天大火災》了,還像極了911的場面呢。甚至還是雙子塔式的設計。今時不同往日,韓國這部高樓大火災難電影或者不能套到七十年代美國的意識形態,起碼大廈的外貌便是後現代的玻璃建築,但我總覺得部份的意識仍然可在七十年代找到,而今天我們在韓國電影看到,只證明了亞洲雖然經濟發達了很多年,但在現代化,或者今天說的後現代化步伐上,仍比美國慢了幾十年。尤其是韓國。而他們開始他們的現代化進程時,剛好也遇上資本主義暴露了很多弱點的時候,他們比甚至亞洲四小龍懷着更複雜的心情。亞洲四小龍幾十年來自以為在資本主義發達年代得益甚多,怎會想到有資本主義的危機意識。
《火海108》令我這個井底之蛙,天天抱着古舊偏見的老人家見識到韓國現代化的成果。影片一開始時那個高空展示下的鏡頭,雖然有預示災難來臨的意味,但另一個方面我也看為是展示韓國現代化,經濟起飛的面貌。而這種既希望又擔憂的意識,跟七十年代的美國不能不說有很多地方是一樣的。還是先說各位想看的吧:這是一部娛樂性一百分,煽情催淚的好片。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