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初五啟市錄》裏郭羨妮飾演的西關小姐,自然想起東山少爺,兩者均代表了民國廣州的奢華年代。當年權貴愛住在中西合璧的東山小洋樓,也就是現在的新河浦一帶,今日,部份小洋樓被活化成畫廊或Cafe,置身老房子中,自可窺見點點當年富貴人家的大宅風貌。
記者:藍兔地 攝影:文里、藍兔地
Model:Miki@PureModels
畫廊Cafe二合一
新河浦的小洋樓群中有五大名園,分別是隅園、簡園、明園、春園和逵園,當中活化得最好的,是逵園。逵園由四位海外歸來的80後擔旗改建成畫廊,老闆Kelvin說:「在外國,美術館隨街都有,廣州都應該有貼近民居的畫廊。」本來大屋已被廢棄,但因為喜歡,不惜花上大半年時間說服逵園的主人,承諾會好好保育大屋,本來仍遭一口回絕,但眼見四子態度認真,甚至請來曾參與復修聖心大教堂、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教授湯國華做顧問,園主終於首肯答應租賃大屋,四子便落力實現夢想,「藝術並非高不可攀,會挑選年輕有潛力的藝術家,為他們免費舉辦畫展。」現時來參觀的人以老居民及在附近就讀的中學生為主,售賣的畫作定價在三萬元以下。外國流行結合畫廊與Cafe,Kelvin亦在二樓開設了西式Cafe,「不想破壞建築物,所以不用明火,食物以烤焗為主。」推薦西式下午茶套餐,三層高的層架上有芝士蛋糕、焦糖燉蛋及三文魚梳打餅等小吃,倚着紅磚大屋High Tea,不禁聯想:「當年的東山少爺,會否像Kelvin他們般有魄力呢?」
逵園
地址:越秀區恤孤院路9號
保育老房子
東山小洋樓為數達600多座,在2010年就有九幢被清拆,引來街坊及年輕人的反對,政府才決心保育這一帶的老房子。現時小洋樓散佈在整個新河浦中,來到不妨走走看,當中以培正新橫路、新河浦一橫路、二橫路、三橫路及四橫路的老房子最集中,不乏歐陸式建築,好些大屋甚至建有羅馬石柱。當年的富貴人家興建大宅時,多愛在花園栽種大樹,在區內行走,放眼盡是老樹,讓人感覺舒適。提起樹,我又想起在逵園鬧的大笑話,話說逵園大門前種有兩棵假檳榔樹,因高聳筆直而廣為人知,我在現場目睹了兩棵樹的真身,忍不住問:「何解樹都要種假的?」Kelvin故作鎮定回答:「那樹的名字叫假檳榔樹。」
必看舊建築
有機法式麵包店
除了保育風氣盛,原來,有機概念也開始在廣州落地生根,開業剛一個多月的朴門麵包工房,就是主打環保及有機的法式麵包店。甫推開店內的玻璃門,便被陣陣的麥香迷倒。老闆李藝說:「法籍丈夫Christophe和我分別在不同的有機農場工作過,大家都很支持有機及環保,婚後決定回廣州開店,實現大家的夢想。」廣州現時注重有機嗎?「有小朋友的家長開始想知道食材的來源。」話明是法式店,主打的當然包括牛角包,內地又名「可頌」,吃一口,其鬆脆程度讓我思想停滯,在香港也不易吃到如此質素,忍不住暫停訪問,先把它吃完。
朴門麵包工房
電話:(86)20 8380 7050
地址:越秀區建設五馬路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