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蘋的貢獻顛覆了當今設計與製造觀念,因現有生產模式是按統一標準、規模生產,但傅蘋創立的3D設計軟件,卻是按照客戶的個人需求來定製每件產品,使其獨一無二;小至生活用品如配飾、鞋履、建築材料等,大至太空船維護修理,無不如此。
傅蘋接受採訪時指,世界是3D的而不是平面的,「一旦我們能為一個3D世界提供技術,一旦我們能在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毫無阻力地穿梭來去,那麼重大事情就要發生了」。她甚至戲言「用一頭牛足便可以餵飽整個國家」。
傅蘋的遭遇既是她的人生經歷,也是中共統治下內地不少有志者的縮影。有內地學者感慨,傅蘋有幸到美國成就大器,而與她遭遇相同張志新則不同,不但被當局迫害,槍斃前還要斷喉管不讓出聲。
也有人指,如果華爾街新寵李祿在六四後不是逃去美國,而是留在中國,他一定還在中國社會底層掙扎;同樣,北大心理學畢業的柴玲只有在美國,才有可能成為IT業的翹楚,成為名利雙收的富婆。
騰訊科技/《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