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發射間諜衞星 監視北韓

日發射間諜衞星 監視北韓

日本昨天(周日)以「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兩枚間諜衞星上軌道,完成每天拍攝地面上所有地點至少一次的衞星天眼網,加強監視北韓情況,以至南海和東海這些跟鄰國有主權爭議的海域。

2003年曾發射失敗

日本的H2A型火箭,昨午在南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先後將「雷達4號」和一枚光學實驗衞星,放上軌道。開發費達243億日圓(20.7億港元)的雷達4號,不像光學衞星只能在晴天拍攝地面情況,在陰天和夜間亦能監視拍攝地面,可分辨約1米大小物體。
日本在北韓1998年試射「大浦洞二型」長程導彈後,即計劃建立由至少兩枚雷達衞星和兩枚光學衞星組成的「四基體制」天眼網,在地球自轉時於圍繞南北兩極飛行,離地高度400至600公里,每天拍攝地面上所有地點至少一次,不用再依賴美國的間諜衞星。日本2003年開始射間諜衞星,但因發射失敗和衞星故障等原因延誤,直至雷達4號昨升空,遲了近十年才完成「四基體制」。

昨天一起上軌道的光學實驗衞星,開發耗資118億日圓(10億港元),是為驗證可分辨約40厘米大小物體的高分辨率技術。日本計劃未來五至十年多射6枚高分辨率間諜衞星,被指想加強監視東海和南海在內各地區。
在中日關係因釣魚台問題緊張之際,防衞省在預算案加軍費的要求雖因財困被削六成,下個財政年度仍將加400億日圓(34億港元),即0.8%,22.5萬人的自衞隊亦將增287人。
法新社/美聯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