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遲遲不肯正視乳癌對婦女健康的威脅,不願談及全民普查,除了推搪未有任何本地數據提供參考外,並聲稱利用乳房X光造影進行普查,至今仍有爭議。此等說法,是未研究本地普查最新的數據。
乳癌基金會轄下的資料庫,早已分析到,透過普查發現的腫瘤,尺碼較偶然發現的為細。由普查發現的以第一期乳癌為多,偶然發現的則第二期為多。政府推搪全民普查,時常引述一些公共衞生學者資料,指普查容易引致「過度診斷」,引起虛驚;又說縱然找到腫瘤,亦不會致命,所以普查是不必要的。這說法只是推斷,未有臨床資料證實。況且,現今醫學上如發現早期乳癌,亦會做足治療,不會觀察它生長速度而不治療。
當然,乳癌不一定即時致命,這與腫瘤特性有關。有些腫瘤繁殖很快,亦有些會生長較緩慢。如果生長速度較快的腫瘤,是可以在兩次普查期間顯現,因普查是一至兩年才檢測一次。
普查的作用在於透過定期檢查,及早發現腫瘤的存在。1970年代國際已有數據,反映乳癌普查可減低死亡率;英國則於1980年代推行免費乳癌普查後,死亡率已見下降。反觀香港,乳癌死亡率30年來一直未有改善。
有位專研公共衞生的學者,近期出了篇文章,指斥鼓吹乳癌普查者,只是想製造更多生意機會而已。對此我不敢苟同,並當面向他反映我的抗議。我們前線的醫生,累積臨床經驗,深切體會治療早期和晚期乳癌的分別。醫者父母心,誰願看到來求診的病人,大多已是末期癌症,要目送他們離世?及早發現,盡早診治才是關鍵。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