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老街坊力爭樓換樓

觀塘老街坊力爭樓換樓

【本報訊】市建局觀塘裕民坊重建項目,收樓程序進入最後階段,大部份住戶已撤離,但同仁街新隆大廈仍餘下兩戶拒遷。這兩戶居於觀塘30多年的老街坊指樓市瘋狂,賠償金未能追上樓價,新居未有着落;雖然6月搬遷限期逼近,仍繼續爭取政府曾說過的「樓換樓」安排。

賠償追不上樓價

市建局在2007年3月重建觀塘市中心,已收回98%住宅物業。謝女士和陳太住所業權去年6月2日復歸政府,於今年中拆卸。這個農曆年,是她們在裕民坊度過的最後一個新年,面對遷拆,完全沒有過年的喜悅。
從前過年,裕民坊一帶店舖總是人山人海,擠滿辦年貨的市民,如今卻冷冷清清。謝女士欷歔說:「嗰陣周圍好熱鬧,交通又方便,幾好住,𠵱家啲街坊都搬走晒。」住對面屋的陳太搭嘴說:「細細個就喺觀塘大,睇住地鐵站起同埋通車,𠵱家要搬,賠償又追唔上不斷上升嘅樓價,都唔知點算。」
50多歲的謝女士任職家務助理,30多年前和家人購入單位,現時獨居:「就嚟退休,只係想搵個地方住,唔係要賺政府錢,政府當初應承賠償金額足夠買番同區七年樓,根本冇可能。」
其單位實用面積360呎,市建局08年提出以220萬收購,「當時一心諗住有機會樓換樓,所以唔接受,𠵱家佢話賠350萬,但係啲樓價係咁升,同區25年樓樓價都已經升到300幾萬」。

謝女士(左)和陳太(右)是新隆大廈餘下未搬遷的兩戶。張志華攝

促政府兌現承諾

26年樓齡的居屋寶珮苑寶珊閣,實用面積405呎的單位,補地價後賣340萬元,「賠償都未必夠畀裝修、律師費,更加冇可能買到新啲嘅樓」。
陳太與丈夫在380呎的安樂窩把一對子女帶大,「我哋兩夫婦對樓市認識唔多,最初街坊同政府提過『樓換樓』,後嚟無下文。我哋90年代初買入單位,辛辛苦苦舊年夏天先供滿樓,仔女啱啱出身,𠵱家只係賠錢,冇得上樓,佢賠380萬,根本買唔到同區七年樓,我只係希望政府兌現番最初話可以換同區七年樓嘅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