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去年推出大埔用地招標興建私家醫院,中文大學雖放棄競投,但據了解,校方仍在研究興建私營教學醫院的可行性。其中一個構思是在校園內建院,多名大學高層曾到美國考察取經。有知情人士指,建院有助挽留人才,並為市民提供多一個選擇。
記者:陳沛冰
去年政府推出黃竹坑及大埔土地招標起私院,中大曾成立特別工作小組籌辦私營教學醫院,但最終因未能與合作夥伴達成共識放棄入標。
據了解,中大仍繼續研究不同興建私營教學醫院的方案,其中一個構思是在校園內建院。中大已有初步選址,面積較政府的大埔用地5.48公頃小。中大多名高層包括校董會成員,曾到美國史丹福大學考察,交流由大學開辦私營醫院的經驗。
視乎大埔用地是否流標
知情人士指,近年中大醫學院面對人才流失,若有自己的教學醫院,有助挽留人才。現時私營醫院已飽和,在政府推出自願醫療保險下,多一間具質素的私院,可讓市民多一個選擇。
不過,在校園建醫院涉及不少技術困難,如須否更改土地用途;大學校園原用於教育及科研,若同時提供收費醫療服務,須獲政府及社會支持。不少財團有興趣與中大合作建醫院,但因計劃未落實,大學未研究財務安排。
另有知情人士指,中大是否落實在校園內起醫院,也須視乎政府的大埔用地是否流標。若政府成功批出大埔用地建醫院,市場難以容納同區內再多一間私院。大學落實起醫院前,也須協調不同學院,因各學院都想爭取更大地方發展。他又指,政府的大埔用地選址偏遠,但中大校園內起醫院交通較便利,方便管理醫院。
中大表示,校方考慮籌辦私營醫院是希望提供優質醫護服務,收費具高透明度。雖然中大未有在早前政府招標時提交標書,但仍繼續開拓渠道服務市民。就興建醫院地點,大學正考慮不同方案,仍屬初步討論階段。
現時中大校園仍有不少空置土地,如大學港鐵站對出,鄰近沙田凱悅酒店旁。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贊成中大興建私院,大學起私院有質素保證,校園位置較近沙田及市區,既方便本地市民,也有利吸引海外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