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論衡:亞債仍具吸引力

德智論衡:亞債仍具吸引力

無論以絕對或相對值計算,亞債在2012年再度錄得豐厚的總回報,迄今回報已超越美國、日本和德國各核心環球債券市場,但與環球新興債市比較,仍略為遜色。
隨着通脹回落,加上外需放緩的影響,亞洲各央行在2012年相繼減息,以提振經濟。亞洲長期債券孳息持續下調,並維持在歷史低位。這自然令市場憂慮目前的收益率是否與長期基本因素一致。事實上,若非全球處於低息環境,環球市場亦無充裕的游資追求僅餘的收益率,那麼亞洲債券收益率固然會處較高水平。

經濟增長趨穩

在正常的情況下,長期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應可支持長債收益率。然而,目前美國和德國(甚至日本)的長債收益率遠低於預計長期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有別於過往的趨勢。反觀亞洲國家過往的高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與較低的長期息率,則呈現明顯落差。
回顧過去,這可視為長期經濟增長和通脹率隨着時間而轉趨正常化的正確揣測,也是過去急速增長的經濟體系曾經歷的情況,以及中國目前的處境。從這個角度來說,目前亞洲長期息率仍顯得偏低。
亞洲各央行在2012年只略為調低政策利率,因其在年初等待確立通脹的跌勢,加上亞洲經濟尚可應對外需轉弱,因此維持利率不變。不少國家特別是東南亞的內需強勁,有助穩定經濟增長。假設美國經濟將持續溫和增長,以及中國增長繼續回穩,亞洲各央行在2013年可能再度採取較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

在2013年初,部份國家(如印度,甚或韓國)可能仍未結束減息政策。人民幣繼續有秩序升值,紓緩其他亞洲國家的競爭力考慮,可能支持亞洲國家的貨幣進一步升值,特別是錄得經常賬盈餘的國家。
在這情況下,對尋求收益率高於全球核心債市的環球投資者來說,亞洲債券市場將繼續顯得較具吸引力,且風險水平確實較低。

德盛安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