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菌就像智能手機一樣高速進化,人們的口頭禪是「現在的感冒菌很厲害」,一旦感冒,或是身邊有人作病,便會不停聽到這句話:現在的感冒菌很厲害。
我上周感冒了,詳情不值得提及,總之現在的感冒菌很厲害。朋友A勸我忍耐數天才去看醫生,該先以一己抵抗力打仗。朋友B勸我吃抗生素,要選最好的藥廠。朋友C問我是寒感還是熱感,兩者應有不同的對付方法。朋友D買來甘菊茶(chamomile tea),請我用之漱口。婆婆則說我熱氣……這讓我想起,感冒是一個巨大的迷思,就像傳說一樣,每家每戶各有不同的對付方法。
往網上查看,找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與公共衞生學院2010年發佈的一份《感冒白皮書》,提及一些「感冒的真相」,蠻有意思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讀讀,另外,我也找到一些資料,雖不能當作是醫師的指引,當中卻多少有點根據,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潛伏
有些時候,當我們忽然打噴嚏,身體感到冷一冷,在極短時間以後開始喉嚨痛,便知道感冒了——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在「打噴嚏的那一刻」得病的。原來感冒病毒會在體內潛伏18-48個小時,然後突然爆發。換句話說,在「打噴嚏的那一刻」以前,病毒早已會潛伏着。知道這個「真相」以後,我試着回憶半天或一天以前,發生了甚麼事,猜想患上感冒的真正時間。我發現自己總是能夠找到真正得病的原因。通常是一天或半天以前,我經已感到一些解釋不來的「感覺不順」,縱使當時完全沒有任何感冒症狀。
缺水出來的
我們經常以為感冒是「冷出來的」,老人常叫我們不要「抵冷貪瀟湘」、不要光腳走在地上,不要濕着頭髮出門,就是不希望我們「冷」病。那篇《感冒白皮書》指出,冷,並不會導致感冒,不過會導致抵抗力下降,讓病毒們有機可乘。相比之下,乾燥更容易帶來感冒,因為身體黏膜的抗病毒能力會因為缺水而下降。回想起來,我發現自己有時在感冒前一天已開始缺水,通常是忘記喝水的壞習慣所致;有時,感冒是「缺水出來的」!
吃出來的
感冒是「吃出來的」!如果忽然吃下大量肉類或高脂肪食物,身體需要大量能量消化,同時也產生大量廢物,熱量與廢物積存體內無法排出,便會作病了。我今次的感冒是因吃而起的。話說我周一晚上突然急劇地咽喉腫痛,明明沒有冷倒,想來想去,終於想起在周日下午,我貪有趣鯨吞一個gourmet burger!大家知道gourmet burger的肉有多大塊吧。那個下午,我經已感到周身不順,只以為自己疲倦而已。回想起來,才明白一天以前啃下的漢堡包,才是感冒元凶。
沒得醫
感冒是沒得醫的。坊間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成藥,醫生亦會給予處方藥或抗生素,但其實感冒是沒得醫的,最終只能依靠身體自行打仗。這一點,我在小時候經已知道,猶記得我們的家庭醫生說:「雖然感冒是常見的小病,但醫學界直至目前還是不能完全掌握感冒菌的對付方法;感冒是沒得醫的。」感冒藥的主要功效是緩解症狀,讓患者感覺好受點,迫使我們休息,並不能縮短病程。人體一般需要兩個星期才能把感冒治好,病徵才能完全離開,就算你吃多少藥物。
檸檬
我在歐洲讀書的日子,經常作病,是檸檬救我的。每當我感到喉嚨痛,知道如果不理會的話,便會作病了,立即找半個檸檬,用溫水沖來喝,有時連檸檬皮也一起吃掉(不過之後謹記刷牙,酸性會破壞牙齒)。這個方法救了我許多次!以前我習慣用消毒漱口水,後來發現它會讓喉頭更乾燥,結果喉痛減弱,但喉頭乾涸,也就開始乾咳。龍角散亦有效,它有能力讓喉頭不再痛楚,但聲音失掉,失掉卻不痛(感覺很恐怖);這是多番發生在我身上的經歷。
蒸氣
蒸氣可以紓緩鼻塞。中國人用金銀菊,西方人的chamomile(其實都是菊),來一碗熱的,用毛巾蓋着頭,吸蒸氣。如果喉嚨痛,使用菊水漱喉底,菊水保持在能力範圍內最可以承受程度的熱度。不過這些都是舒緩而已。只有休息能夠治癒感冒。
所以呢,能夠治好感冒的,是仁慈的上司,或一間好公司,你病了,會給你時間休息,而不是說「感冒大晒呀?唔使做呀?」……雖然這個是最難辦到的。
撰文:卓韻芝
藝人。
不用怕,幽默感會救贖你。
逢周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