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常有城中老舖不敵加租狂潮,要搬遷甚或結業,電費、的士、牛肉都紛紛加價,連人情、利是錢金額都受到關注,除了顯示「通脹猛於虎」的來臨,亦說明現在香港生活開支負擔真的很重,而「重中之重」一定是樓房住屋,你可以不坐的士、不食牛肉,甚至連婚宴都不參加又或索性不派利是,但始終都要有地方住,哪管是租或買、豪宅抑或劏房,現時的住屋成本真的非常之高。
面對有史以來最高峯的樓房價格,社會上出現不同的訴求,絕對是合理反應,而政府一而再的口號式回應、期票式動作,早期還有些壓抑亢奮情緒的作用,但隨着近年多次出招後,樓市都只是出現小回大漲的局面,相信不久的將來,當聽到政府又要出招時,市場就會一併推測樓價下滑及回升的幅度和間距,「靜一輪咪又再爆升過囉」,正是面對樓市焗升現象的無奈反應。
經歷兩次辣招洗禮,樓市生態不同了,運作模式改變了,但樓價只是繼續升。相信政府是有心正視問題的,但面對焗住低息、熱錢流入、需求不減的社會經濟環境,再多的短線壓市辣招,效用隨時適得其反。本來,中長線的增加土地供應是合理的行政手法,但現屆政府人事上的諸多問題,加上社會生態的大幅度進化,任何方法都只會變得一無是處。
《家》的宗旨沒有改變,每期仍然本着為各位介紹有賣點的住宅、家品、設計、消費和人物。歡迎讀者們繼續向我們提供更多感興趣的題材以作參考。
伍志輝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