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是第一個男人踏上月球、第一個男人登上最高的山,我呢?是地球上第一個男人用衞生巾!」印度人Arunachalam Muruganantham一臉自豪地說。他為了讓太太和其他基層婦女可以負擔得起使用即棄的衞生巾,想破腦袋。
他甚至把動物的血裝在瓶子,綁在腰部,再用一條管子連到內褲,走路、騎單車……用手壓一下,瓶子的血就會流出來:「我試了五天,感覺糟透了,又濕又忙亂……這令我向所有女人鞠躬!」最後他成功設計出簡單又便宜的機械,讓鄉村的婦女團體也可以自行用塑膠和植物纖維生產衞生巾,七年來已經製造了630台,除了印度還有六個其他國家都有婦女團體使用,令成千上萬的貧窮婦女用得上即棄衞生巾。
本來很感動,直至聽到Muruganantham說:「印度目前只有2%婦女,能使用即棄衞生巾,他希望100%的婦女都能用,甚至把本地生產衞生巾運動推廣到全球;想起全球35億女人,如果一生的每次經期都使用超過二十塊即棄衞生巾,那是多麼龐大的垃圾量?」
即棄衞生巾的塑膠,焚燒好毒,埋在堆填區又幾十年不化,夾在中間的棉花,辛辛苦苦種出來再加工,用幾個小時便丟掉?身邊一些朋友已轉用「可洗衞生巾」。除了由美國、台灣網購,香港環保商店如大埔康之元素也有得買。
律師Rachael Pang兩年前用了大約兩百元港幣在網上買了美國製造的三條有機棉衞生巾,用足一年,肯定可行,才把用後感寫在自己的部落格gogreenhongkong,並再來買許多送朋友。
她覺得可洗衞生巾透氣多了:「一般衞生巾說能防漏,是因為底部有一層塑料密封,但既然封了一層膠又怎麼可能透氣?我覺得這只是生產商的廣告催眠術,謊言重複說一百次就會變成事實!」棉布吸水力強,亦可以防漏,並且有棉布護翼,用「啪鈕」鎖緊內褲子。反觀即棄衞生巾的護翼都是塑料,大熱天時,更容易刺激皮膚。
洗衞生巾,比Rachel想像中容易,洗澡時順便用溫水和肥皂清洗即可;比較困難,是外出時更換的問題。Rachel坦言這有點「棘手」,幸好自己本身是「低流量用戶」,放工回家再更換也沒有問題,而一些要更換的朋友,會把用過的衞生巾放進密實袋,再藏進小布袋。
我曾經訪問Rachael,那報道在親子王國引來頗大反應,絕大部份都是耍手擰頭,甚至很大反感。(沒想過嘔吐的公仔有那麼多款式!)有些問題,較易解決,例如穿着較為緊身的內褲,按流量選擇棉布的厚薄,便可有效防止滲漏;用水洗的「碳排放」也比生產即棄衞生巾低,不算浪費。但無可否認,清洗不方便,尤其一些牌子的可洗衞生巾,較難把污迹徹底洗去。
英國近年為鼓勵媽媽改用可洗的尿布,設計師設計了漂亮又好用的嬰兒內褲,尿布摺進這特製的內褲便可,不用像再古老年代用大頭針;而且有專門的公司每天上門收髒尿布,再送回清潔的尿布,媽媽不用自己洗。然而這些辦法,都不能適用於衞生巾,經血也許比糞便「乾淨」,卻可以感覺更「污穢」,更被嫌棄。
坦白說,我不覺得可洗衞生巾是所有香港女人的選擇,懂得使用技巧,還要有「生活條件」:經期來時,可以不用像平時那樣操勞,有時間喝熱水,能夠不斷上廁所,衞生巾就不會弄得太髒,也能好好感受棉布的透氣和舒適。
假如經期來時仍要東奔西跑,連上廁所也沒時間,加班加班終於撐到回家,還要手洗衞生巾?算吧啦,先把自己顧好,才有能力想到大自然啊。
倒是從親子王國的論壇認識到月事杯Mooncup,這矽膠小杯可以捲起像棉條一般放進陰道,直接收集經血,之後輕輕拉出來,用水洗乾淨,不必弄乾便可重用。使用者留言:「我覺得非常好用,因我算高流量的,一般都只會睡覺時滿,但加M巾用就可。日間不會滿的,大約四小時倒一次,用水沖一沖就乾淨,出街帶支水入廁所沖即可。」
這樣一次來經,只需用一個月事杯,定期用肥皂洗乾淨,可以用上五至十年!看來比可洗衞生巾耐用,清洗也容易得多。
上網看使用片段,冷不防看到評語:I hear vampires call these cups shot glasses.
笑到儍,幾十年的擾人月經,可真是見鬼!
作者:陳曉蕾(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