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維修費230萬 外牆業權轉空殼公司<br>大生走政府數 納稅人埋單

欠維修費230萬 外牆業權轉空殼公司
大生走政府數 納稅人埋單

【本報訊】本港約有1.5萬幢逾30年樓齡舊樓。政府在09至11年,墊支了逾一億公帑,為沒執行大廈修葺令的業權人代支維修費,當中1,600萬元未能追回,變相由納稅人埋單。有大廈業權人金蟬脫殼,將外牆業權轉移到空殼公司或將公司結業,以逃避維修責任。其中持有多幢大廈外牆業權的上市公司大生地產集團疑欲脫身,持有外牆的附屬公司在兩年間變成一間無董事的空殼公司,至少拖欠屋宇署近230萬元工程費。
記者:梁御和 伍雅謙

近40年樓齡的銅鑼灣道建華大廈,04年外牆石屎剝落,屋宇署向外牆業權人發出維修令,法團見無人維修,追查下發現,外牆業權已由馬清偉任主席的大生地產集團旗下公司,金蟬脫殼,轉到一間無董事、秘書的空殼公司,外牆無人作出維修。拖至07年,屋宇署鑑於公眾安全,墊支77.5萬公帑委託承建商修妥。

大生地產由馬清偉出任主席。

外牆有26處問題

在該廈居住多年的業主立案法團前主席錢先生表示,建華大廈面向銅鑼灣道,對面是皇仁書院,途人熙來攘往。大廈外牆現時狀況仍欠佳,法團曾聘請顧問公司評估,發現外牆有26處結構性問題,法團正籌備為整幢大廈進行大維修,欲一併修整外牆,而為解決外牆業權問題,法團曾要求公司註冊處根據條例註銷該無人運作的公司,法團再向政府買回外牆業權,卻遭屋宇署反對,令事情處於膠着狀態。「屋宇署話間公司欠佢哋錢,唔可以註銷,但佢由07年到𠵱家都追唔到錢,一味喺到拖」。
本報曾要求屋宇署提供政府代為支付維修外牆的數字,該署以「涉及大量數字」為由,至截稿前沒回覆。惟記者翻查資料,該署去年2月曾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透露,09至11年前後三年,共為1,350宗「無人負責」的物業代為維修,當中335宗仍未能討回工程費,涉款約1,600萬元。
立法會議員何俊仁表示,屋宇署為公眾安全,代為墊支有即時危險樓宇的維修費,卻被無良地產商利用以逃避責任,情況相當普遍,「我𠵱家都處理緊兩、三宗」。何稱,早年有發展商在起樓時,將不平等條款放入地契,「發展商有外牆享用權,維修保養卻由小業主負責,當年政府又照批」,也遇過有發展商被追討維修費時,將持有業權的公司結業。

屋宇署追數不力

何俊仁指出,屋宇署不着力追數,任由公帑變成爛賬。「公司冇董事仲有股東,法理上可以抽起『公司』呢個保護罩,直接向享用外牆、或持有業權份數人士,或者同外牆有利益關係嘅人直接追討」。
至於解決此類不平等、不合理的公契條款,何稱,最直接是修例,由政府介入,以公義原則將地契修改,「但政府一直唔肯修例,𠵱家出問題又賴搵唔到公司負責人就算數」。

住客指建華大廈外牆(紅框示)殘舊,發生多次跌石屎事件,惟因業權問題無法進行維修。黃賢創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