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外滙管理局表示,在全球流動性寬裕、國內經濟企穩的宏觀背景下,中國今年有可能會面臨「熱錢」大量流入的壓力,但也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
針對近期結售滙順差明顯擴大,外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主因不是結滙意願增強,而是購滙動機減弱。要留意主要經濟體寬貨幣、低利率政策繼續推高全球流動性,提升市場風險偏好,也將刺激國際套利資本流向中國。
內地上月流入4,000億
外管局昨公佈的資料顯示,去年12月銀行代客結售滙順差大幅增長至543億美元(約4,235.4億港元),遠超過11月的185億美元和10月的78億美元,2012年全年累計順差1,106億美元,較2011年下降70%,顯示2012年總體上國內外滙供求狀況趨於基本平衡。
外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還不能做出是「熱錢」再次加速流入中國的判斷,影響去年年底外滙收支狀況的主要原因包括國內外滙貸款大幅增長替代了購滙;跨境人民幣支付大幅增加替代了購滙;以及對外融資仍呈下降趨勢。
對於近期人民幣滙率走勢偏強,外管局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場從做空向做多的壓力集中釋放。上海一外資銀行交易員稱,美元短期有需求,美元貸款多了一些,這也是看人民幣升值,有一部份企業借來美元再通過掉期換人民幣來賺利差,也有到香港做境外貸款,再到境內來做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