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力】
農曆年不少人會招呼朋友到家中打麻將或唱K,不過自己玩得興高釆烈時,也需顧及鄰居。當我們被鄰居拍門,投訴聲浪太大,或十分不高興,認為鄰居不近人情的同時,卻有沒有想過別人在節日仍可能須加班,回到家需休息。如果人人能夠從別人的角度看看事情,爭拗也會減少,社區會更和諧。更加不會因此報警,浪費警力。
不過,有些噪音並不是體諒就可以解決的,例如建築地盤發出的聲音,即使在法例容許的時間內,仍對鄰近居民造成很大困擾。有住戶因此投訴,發展商派出學過調解的工程師與公關部人員,面對手抱數月大BB的母親。雖然並非正式調解會議,但是發展商代表積極聆聽,以同理心明白住戶要照顧BB,還需忍受噪音,實在承受很大壓力,於是向住戶解釋工程進度,也了解住戶作息時間,打算回去找工程部商量一下,盡量減低滋擾。
噪音未減 不滿已消除
發展商工程師回到公司,未及和同事滙報及討論,一節打樁時間又開始了,工程師心想不妙,這正值那住戶BB午睡時間,擔心那住戶認為會議只是敷衍而已。誰料電話響起,住戶讚賞工程師辦事快捷,開會後不足數小時,減音措施已生效。工程師當時嚇了一跳,忙不迭掛線找工程部去。事件證明人對聲音的反應頗主觀,那媽媽跟發展商代表面對面交談,理解發展商也有困難,感覺自己的問題得到別人理解,甚至會盡力解決,已開心了一半。回到家,聽到同樣的打樁聲,就輕鬆多了。這就證明肯誠意溝通,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半。
調解的原意就是爭議雙方開心見誠,將困難和需要向對方剖白,互相聽到別人的問題,特別是由自己引起的,很少會無動於中的。
撰文:香港調解聯盟副會長繆少群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六刊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