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機會:35mm菲林拍片 威上大銀幕

蘋機會:35mm菲林拍片 威上大銀幕

現在要拍片,很多人已懶得連DV也不用,一部手機已足夠;但偏偏有些人總愛復古,菲林拍出的韻味總是無法取代!五個專業導演加兩個學生,拿起極重玩味的LomoKino,用手轉動每一格菲林,拍出電子不能做出的獨特效果與經驗。
記者:韓繼聰 攝影:蔡家輝

導演×學生 齊齊開片

LomoKino Festival將於2月1日揭幕!今年主打係搵來五個專業導演,再外加二個學生的作品為首映!能將LomoKino拍攝的短片,放於香港科學館演講廳的大銀幕上映,會是大家的夢想嗎?今日我們有定格菲林優先場!想睇好片、學拍片?啱晒!

The Creative Odyssey首映會

日期:2月1日
時間:晚上8:00
地點:香港科學館演講廳
門票:免費
網上登記: http://bit.ly/12oAky8

Lomography一向着重玩味和隨意,無論懂不懂攝影,總是很容易被它的迷幻色彩和影像吸引!
LomoKino是LOMO旗下第一部拍攝「可動影像」的攝影機;所謂的可動,其實是連續拍攝多張相片,沖曬後以快速回播,做成動畫效果,是最傳統的短片製作方法。LomoKino基本以普通的35mm菲林作媒體,令用家更方便易玩;把平常36格化成144格,拍出無論色彩和影像比例都相當獨特的短片。

LomoKino $638

以普通35mm菲林化身144格拍攝短片。

實驗式記錄末日

6號雖自稱是拍片初哥,但其實早有執導RubberBand自家MV,更曾任職電視台助導,可謂經驗豐富。
不過用LomoKino的確是第一次:「開始時並沒有考慮主題,只想拍下一些朋友聚會情況;後來發現時間剛好是末日前後,便以此作主題,表現末日過後一切如常,同樣開心。」6號提醒用家們,LomoKino較適合室外拍攝,而且最後幾格菲林會比較緊,他就試過錯誤用力,弄壞機!

《1221-1222-2012》

法國的夢幻感覺

創作團隊START24主腦Heison,拍片經驗豐富,曾經為Joey、Eason、RubberBand拍過MV!
「工作關係要到歐洲,便帶着LomoKino一同拍攝,結果很多鏡頭也很喜歡,更帶點夢幻感,便剪成了今次的作品。」
Heison可算是LomoKino的專業級玩家,事關他曾經利用LomoKino幫Eason拍攝《積木》MV,能將一部玩具感極重的相機,應用於正式商業作品上,實在藝高人膽大。

《Beautiful Mess》

Analog與數碼之間

「也文也武」的作品,實驗風格極濃!阿武:「菲林強調是Analog的感覺,但現今卻無可避免地需以數碼化來進行後期工序,因此便選擇拍攝一部很Analog的活版印刷機,利用作品探討Analog與數碼之間的關係。」
阿文接着說:「我們甚至在後期製作時,再以攝影機拍攝電腦屏幕影像,嘗試結合兩者的質感,又在素描菲林時移動菲林,加入更多不確定性。」菲林原來可以那麼多玩法!

《Analogology》

三機連環拍日落

相對一般攝錄機,LomoKino像玩具!何解吸引了Super8商拍高手Papajay?
「曾經試過將LomoKino跌落地上,菲林蓋也開了、走了光;但沖曬出來,發現菲林頭尾位有點走光的影像,卻變得十分美麗有趣!」隨意得連意外走光也像是手法一種!
聞說Papajay經常會帶着三部LomoKino跟身:「試過拍日落,時間太快了!沒機會讓你換菲林,惟有三部機接力拍,是一次很有趣的經驗!」

《A day in the life》

特橫鏡頭拍出空間

曾執導《大藍湖》的曾翠珊(曾以此片獲得金像獎新晉導演獎),今次比較像擔任啟浩的監製:「LOMO是很有青春感的一件事,我主張啟浩及其他人以Playful、直接、放膽的心情和態度使用LomoKino。」
說到今次拍攝經驗,啟浩說LomoKino和他今次的作品出奇地配合:「我的故事是發生於狹小空間的男女關係,LomoKino的扁平鏡頭更能表現這種壓迫感,而它的模糊亦加強了作品一些夢幻感覺的情節。」

《Shit Happening》

BU學生玩專業拍片

正當以上各單位都強調LomoKino的隨意性,BU學生Keane及阿軒卻反其道而行,強調每格影像都要清晰準確。他們曾嘗試以不同的專業拍攝工具配合LomoKino,如加濾鏡和換鏡頭等:「我們是室內拍攝,所以動用了一些專業燈光器材打燈,每個Shot亦有仔細量度焦點,及曝光度。」拍攝期間,他們發現LomoKino的CLOSE-UP焦點,竟然異常準確兼銳利,絕不能輕看!

《Dear Melissa, My First Love》

玩具機+配件 認真玩!

閃光燈,可對近距離物件補光,並有多款顏色濾鏡選擇。$538

LomoKino專用手柄 $118

手機菲林掃描器,可用手機拍下LomoKino拍的影像。(價錢未定)

Lomography的800度菲林,樓上眾導演稱,能令畫面更順暢。 $98 / 3卷

最新款的Smartphone Film Scanner,可掃描35mm菲林, 售價未定,三月推出。
查詢:Lomography(2915 2205)

Super8 風光一時!

講菲林拍片,除LomoKino外,曾經盛極一時的還有Super8(簡稱S8)!它的菲林是8mm,比專業用的35mm或16mm細得多,因此攝錄機變得更小型。在六十至八十年代,此機極為流行,不少電影發燒友都手執一部。
近年香港不少MV都有用Super8製作,而今次LomoKino Festival,其中一個導演Papajay亦是Super8的拍攝高手。

經典名機
Canon 1014XL-S

1979年推出的1014XL-S,被不少影友推舉為Canon最好的Super8攝影機!機身設有大量專業用插口,配備高質素f/1.4鏡頭,影像清晰銳利;此機還用上當年與相機相同的「裂像對焦」系統,及「極先進」的數字式定時電路顯示拍攝時間,功能特強!

Bolex Paillard B8

在1953年於瑞士生產,當年廠商標榜,以此機拍出的每一段片,都會是成功的,可見廠商對它拍攝質素的信心;攝影機以舊式8mm菲林拍攝,有12、16、18、24、32、48和64fps模式拍攝,配備88mm鏡頭,古典又經典!

Nikon R10

1973年發佈,攝錄機設計針對高級業餘愛好者,變焦迅速,但操作簡單,以高階性能作招徠。同期還有一部較低階的R8,亦廣受市場歡迎,原因是價格便宜,功能雖較弱,但操作更簡便,很切合一般家庭錄影的需要。

Bauer C1M

德國製Bauer C1M,當然擁有德國引以為傲的絕佳光學技術。f/1.8的大光圈鏡頭,竟具備9-36mm的變焦能力!再看機身的簡約設計,沒有多餘按鈕,一望可知它屬親民機種,操作亦簡單。

Nizo S800

Nizo在70年代,是盛極一時的攝錄機品牌,並出過一系列非常受歡迎的Super8攝錄機。當中質素最好的就是這部S800,德國製、配備了當時被譽為最好的Schneider-Kreuznach Variogon f/1.8 7-80mm鏡頭,以影像質素取勝。

荷李活都有S8電影

除香港導演愛用Super8拍MV,荷李活近年亦曾以Super8作電影主題,就是這齣《S8驚世檔案》;故事講述一班小朋友以Super8拍攝短片期間,無意間發現外星人,玩味十足,不妨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