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三色台的《老表,你好嘢!》播映後,引起坊間陣陣熱話,報紙不間斷報道呢套劇集收到幾多宗投訴,一時就話會被腰斬,一時又話開續集。雖然平時我對無綫劇集不太感興趣,也甚少追來睇。但一來八卦,二來因為種種報紙評論,為咗唔想俾啲姊妹話out,惟有趁放假煲番幾集。
平心而論,我覺得套劇算係出眾(只怪眾劇平庸),亦有別平時一般的無綫劇集。最起碼係選角方面有啲心思,敢於起用新面孔,令人眼前一亮。例如長腿姐姐萬綺雯、王菀之、細細粒陳嘉佳、鬼妹陳明恩和黃光亮。
配搭新奇之餘,亦終於有套戲唔使見到張國強。其實我覺得KK哥哥啲戲係做得唔錯,但套套劇都見,而且角色髮型都差唔多,好悶,兼且都係類型相近,有時都唔知自己睇緊邊齣囉。
另外,《老表》的題材新鮮,緊貼時事都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Thanks God,終於可以擺脫獨沽一味的家族爭產、無日無之的三角愛、宮闈戀,亦不需要再忍受啲重口味的強(行加插,無嚟啦)姦劇情。呢套劇反映自從開放自由行後,因而引發的中港矛盾及日益加劇的社會衝突;將名店狗眼看港人低,sales只對普通話人才會笑面相迎的嘴臉再一次在公仔箱呈現;銅鑼灣、尖沙嘴、旺角的舖位因要迎合強國人口味而變成珠寶金飾街、電器街同埋化妝品街的現象如實反映。
肯創新反招投訴 自相矛盾
好多人常常批評無綫沒有競爭,一台獨大,拍劇取材了無新意。到今次《老表》嘗試以一些新內容,反映時事,拍出寫實的社會現況,重演「導遊珍」、「啲&豬」影相及巴打唱蝗蟲歌事件,又話劇集譁眾取寵,醜化香港人,影射我哋勢利及貪錢心態,傷害弱小心靈,所以要打去通訊事務管理局投訴。
要有創新意念及創作空間,最重要的是自由及包容的土壤。一邊話沒有新意,另一邊廂又不接受,甚至妄圖限制及扼殺題材諷刺、意念創新的作品,顯得有點自相矛盾,亦顯示出社會的包容和接受程度日益狹窄。
《老表》一劇有新意念、新演員、新配搭,對白抵死好笑(起碼我就笑咗!),所以我撐《老表》!其實由此劇收視率就可以輕易得知好多人都係口不對心,一路睇,一路鬧,一路打電話去投訴。不過呢個也是香港「核心的核心價值」,我哋得享言論自由,鍾意讚又得,鍾意彈都得,得咗。
編按:是日由盧主席秘書Joycelyn執筆。
Joycel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