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卡梅倫看來很樂意拿公投作為處理棘手問題的工具。前一陣子蘇格蘭鬧獨立,卡梅倫無法說服他們,便乾脆讓蘇格蘭人在明年秋季來一次全民公決,希望藉蘇格蘭獨立勢力仍未過半時否決獨立建議,把蘇格蘭留在聯合王國內。
前兩天,他又重施故技,宣佈將以公投決定英國在歐盟的前途。他提出,要是英國人在2015年大選讓保守黨繼續執政,他將會積極爭取重訂英國與歐盟的協議,減少歐盟對英國的規範。談判完成後英國國民將會在2017至2018年間公投決定是否要接受新協議。假如接受,英國將繼續留在歐盟;要是英國人否決協議,英國便會退出,斬斷跟歐盟的40多年緊密聯繫。
卡梅倫的建議一出,歐洲主流媒體特別是德法兩大歐盟核心的主要報章都以「豪賭」來形容他的做法。所謂「豪賭」有兩個意思,其一是國內政治,其二是跟歐盟的關係。
卡梅倫上台兩年半來經濟表現欠佳,增長似有還無,大幅削減開支更是弄得天怒人怨。要在兩年後的大選突圍,卡梅倫有必要找出一些足以吸引選民的政績。碰巧歐元危機肆虐,向來對歐盟沒有太大好感的英國民眾更敵視歐盟,甚至想脫離這個政經聯合體。卡梅倫看準機會便拿這個議題大做文章,把是否脫離歐盟跟大選綑綁在一起。一方面穩住黨內的疑歐派,令他們沒有藉口鬧事;另一方面牽制在歐洲問題上同樣搖擺不定的工黨,爭取選民的支持。要是反歐、恐歐情緒持續,卡梅倫將可立於不敗之地。
此外,自從成立歐元區及英國拒絕加入後,英國跟歐盟的關係已變得越來越疏離,英國在歐洲事務的影響力更是大打折扣。到歐債危機爆發,歐元區各國融合的速度更快,前幾個月更簽署財政紀律協議,要大家交出更多財政自主權。英國跟捷克是唯一不肯簽署協議的歐盟成員國,英國官員及傳媒更對有關做法冷嘲熱諷,認為只會進一步削弱各國自主權,令債務危機更容易席捲全歐,無人可倖免。可以說,英國在歐盟的重大發展,重要決策已沒有多少影響力,往下去情況更只會有壞冇好。既然不斷被邊緣化,卡梅倫索性來個釜底抽薪,以退出脅迫其他歐盟核心放慢融合速度,甚至令歐盟調整步伐。卡海倫的如意算盤是,假如未來兩年歐元區危機不解,將有更多成員國質疑法德等的做法,改為站在英國的一方,到時便可以扭轉整個歐盟的發展方向。
這兩個豪賭勝了的話,卡梅倫將成為偉大首相。一旦失敗,英國既失去蘇格蘭,又離開歐盟,想不變成歐元區的孤兒也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