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張堅庭在微博上放了一張他第一次做電影男主角的照片,那部戲叫《花心蘿蔔》,票房有八百萬。阿庭那時剛過三十,模樣還很嫩,我家大婆見了說,咦,阿庭幾靚仔噃!
我在微博上跟阿庭說,我第一次拍他的戲,票房也過千萬。他說,剛跟兒子一起重溫《97家有喜事》,老朋友都在裏面客串,我也在。我說那已經是之後的事了,我第一次拍電影,是他的《表姐,你好嘢》第二集,他找我演一個販賣軍火的黑社會頭子,理由是我看起來不像黑社會頭子,出人意表。
那是一九九一年,香港電影業最興旺的時代,過千萬票房的戲很平常。過千萬票房港產片,今天都令人興奮,這個目標好像在香港很難達到。但那時的一千萬,可以在山頂買豪宅,今天,大角咀都不止這個價錢。相比之下,那時的千萬票房拿到今天來說,沒有五千萬也有三千萬。
二十多年就如此過去了。那時候我們的孩子都小,有一天跟阿庭帶着孩子出去玩,我們走在後面,看着各自的兒女在草地上蹣跚而行,阿庭說真想他們快點長大,但他們長大了,我們就老了。言猶在耳,小傢伙們都讀大學了,我們呢,托福,還不覺「老之將至」,起碼心都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