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前景勢趨兩極化<br>硬件商陷困 軟件業行運

科技股前景勢趨兩極化
硬件商陷困 軟件業行運

【本報綜合報道】美股業績期終於輪到科技股做主角,IBM及Google於周二收市後交出頗理想的成績表。但在現時大環境下,分析相信科技股的前景會趨向兩極化,專注軟件及軟性業務如資訊科技、網絡及程式開發的業務會有運行;一眾生產硬件的業務則因面臨龐大競爭及市場轉型,前景變得艱難。

全球最大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的IBM公佈,上季營運純利按年升10%,至61億美元,每股賺5.39美元;較市場預期盈利59.5億美元及每股賺5.25美元為佳;營業額微跌1%,至293億美元,仍勝預期。除上季業績理想,IBM對2013年業績預期亦較市場估計的更佳,市場原預計該公司今年全年每股將賺16.57美元,但IBM昨預期今年全年每股最少賺16.7美元。消息刺激IBM股價昨升5.12%,股價彈升,作為IBM最大股東的股神畢菲特持有6751萬股,一日間賬面賺6.75億美元(約52.7億港元)。

IBM及Google業績勝預期

投資機構Discern執董Cindy Shaw指,與多數科技公司相比,IBM更能適應嚴峻的環境。早在約10年前,IBM已決定退出個人電腦(PC)業務,轉型為軟件和科技企業提供顧問及解決問題方案業務上,這方向近年已取得回報,並相信軟件公司未來數月前景仍佳。計及整個2012年,IBM純利為166億美元,每股賺14.37美元,業績優於去年同期。
至於搜尋器一哥Google則公佈,若扣除合夥人廣告拆賬,第四季營業額為98.3億美元,按年升21%,勝預期的96億美元,每股盈利8.62美元;績佳主因為關鍵假日的核心網路業務營業額高出預期。Google股價昨升5.78%。
事實上,第四季通常是Google業績最好的一季。分析指,從獲利角度看Google業務很強勁,尤其核心業務利潤實現可觀增長。雖然平均每點擊收入(cost-per-click)按年仍跌6%,但下跌速度已較過去一年放緩很多。隨着手機廣告收入改善,利潤仍有上升空間。
除上述兩隻已放榜企業外,市場亦看好近年轉型至賣軟件的微軟,該公司坐擁大量現金投資,有傳可能參與收購戴爾(Dell)。

戴爾惠普近年績差

相反地,專注硬件的卻無運行。主力製造晶片及底版的英特爾(Intel)上周指上季純利倒退27%,在PC市場以每年10%速度下滑計,前景困難。另外戴爾及惠普近年業績頗差,更不在話下。
不過,整個科技版塊中最令人看不通的,其實是那些軟硬業務兼有的公司如蘋果及亞馬遜,分析師認為這兩企業若交出好成績,必能帶動整個版塊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