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被武漢市評為「武漢市第二排污大戶」的晨鳴紙業(1812)武漢廠房,雖然有63年悠久歷史,也要被關停。
市政府關注討薪事件
晨鳴武漢的關停決定,已先後兩次引發逾千名員工曾上街討薪。《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於2012年12月25日與2013年1月20日,武漢晨鳴勞資雙方由於對停廠後安置問題上存在爭議,逾千名武漢晨鳴員工因不滿長期欠薪、並擔憂工廠倒閉,上街討薪,要求武漢市政府出面解決相關問題。
武漢晨鳴是晨鳴紙業自去年以來第6間被關停的廠房,這凸顯了造紙業近兩年全行業整體下滑的困境。同時亦反映前身是國企的武漢晨鳴,面對改制難題的困局。
關於該廠關停原因,員工解釋是由於公司廢水污染長江所致;附近村民指,該廠進入長江後白色泡沫大量堆積,綿延2公里江水均變為暗綠色,武漢晨鳴一廠附近江面曾有大片鱘魚死亡。不過晨鳴紙業公告則指出,停產是按照武漢市政府的規劃和公司發展需求進行的,而不是環保不達標,更不是企業破產員工無去處、公司不給予安排等原因。
晨鳴紙業公告顯示,武漢晨鳴一廠2011年度完成紙品產量20.7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01億元(人民幣.下同),但處於虧損狀態,虧損268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