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寶庫】
二澳是大澳以南的海灣,二澳村位於灣後的山谷中,已荒廢多年,附近一帶的山林、河流及淺灘孕育着大量動植物,極具生態價值。
河口區有成齡紅樹林
據長春社的資料,受保護的盧文氏樹蛙曾在二澳出沒,顯示該處林地與河流是小樹蛙的重要生境。區內又有受保護的土沉香,而河口區有成齡紅樹林。該區邊緣林地與附近北大嶼及南大嶼郊野公園的茂林綠野連成一片,成為哺乳動物及蝴蝶的覓食和哺育地。
流入二澳灣的水澇漕石澗,是本港九大澗之一,石澗走勢曲折,雨後流水響若雷鳴。在兩個世紀之前,二澳村曾是一個頗繁盛的小市集,不少漁船都到二澳補給。近年村民陸續遷出市區,但村內仍可見已倒塌的關帝古廟遺蹟,及已荒廢的舊祠堂。
二澳村亦是熱門遠足徑鳳凰徑的必經路段,但擁村內土地業權的村民一直希望發展該處。在01年時,有環保人士在二澳種植紅樹及清除薇甘菊,惹起業權人不滿,雙方一度發生爭拗,其後業權人在村外圍起鐵絲網及豎立警告牌,禁止遠足人士入村,後經政府調停,業權人才重新開放通道。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