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香港特區政府剛宣佈成立金融發展局,便惹來社會各界大量批評。批評之一是金融發展局任命不少中資機構人員,有中資取代華資和外資接管香港金融權力之嫌疑;批評之二是金融發展局究竟是官方機構還是民間機構?究竟是法定機構還是諮詢機構?身份不明,目的和定位亦模糊不清,因此其存在價值讓人打上問號。
針對這些批評,我們提議金融發展局進行如下任命,以使其責任、權利和義務有明確的定位和分工。
主席:盛智文(海洋公園主席)
由於金融發展局定位模糊,職能不清,根本就是一個「四不像」的機構,屬於雜耍動物類,份屬海洋公園管轄,因此主席由盛智文出任。
人力資源總監:高靜芝(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
作為中央政策組要員,高靜芝負責審批全港450個法定組織及諮詢委員會旗下3700多名委員的任命,其中也包括新成立的非驢非馬的機構。
政府關係總監:劉夢熊(全國政協委員)
作為首席鐵杆「梁粉」,劉夢熊為梁振英的當選車前馬後衝鋒陷陣。梁當選後卻和劉劃清界線,讓劉極度失望。以上職位對浪迹金融界多年的劉夢熊將是最佳回報,劉可專責協調聯繫各界「梁粉」,重獲首席鐵杆之名。
財務總監:梁錦松(前任財政司司長)
梁錦松最能把握有利時機買樓買車,節約成本。由其出任金融發展局財務總監,金融發展局保證可以事半功倍,低成本運作,不成為大花筒,不浪費市民大眾的納稅金錢。
期貨事務總監:張震遠(香港商品交易所主席)
四年多前,張震遠高調成立香港商品交易所,風頭一時無兩。但成立至今,商交所品種單一,成交稀少,完全是失敗之作。但張是梁振英當選特首的頭號功臣,梁特首在施政報告中重點提出發展商品期貨市場,擺明就是要回報他。
貨幣事務總監:歐智華(滙控行政總裁)
滙控因為被指多年以來涉及洗錢活動,而被美國監管當局重罰19億美元,其長期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卻對香港的外滙交易發展至關重要。如加以利用,香港將可很快取代新加坡成為亞洲最大外滙交易中心。
風險控制總監:榮智健(中信泰富前主席)
由於炒燶澳幣,榮智健丟掉一手壯大的公司和主席職位,教訓刻骨銘心,因此由其幫金發局控制交易風險絕對放心。況且其丟職後,已不再屬於中資機構人員,避免了社會上對任命中資人員的閒話。
Compliance officer:詹培忠(前任立法會議員)
作為香港金融界的傳奇人物,詹培忠坐過牢也曾被公開毆打,十分熟悉金融界黑暗面。他出任compliance officer,可確保金發局運作規規矩矩,不越雷池,委員們的人身絕對安全。
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