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北區小一學額因雙非學童湧港嚴重不足,本港父母見子女被迫跨區上學均怨聲載道,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首次承認,雙非學童湧港數目較以往估算約四成人為多,該局正準備兩方案應變,但未提及具體內容。至於是否優先讓北區學生原區派位,該局澄清指如以行政措施分流或會引起法律爭議。
教局指優先派位易引發訴訟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晚出席港台《自由風自由Phone》節目中表示,整體雙非童有20萬人,以往估計約四成多人來港升學,但深圳推行新措施,拒讓持本港身份證的雙非兒童於內地公立學校上學,逼學童入讀學費高的私校等,加快雙非學童湧港接受免費教育的速度。他指,一旦雙非童來港升學達五成或六成,局方有不同方法紓緩學額緊張問題,但暫時應急方案只包括擴班或加建新課室。
由於有上水小學校長日前稱,教育局曾向北區校長承諾,會優先讓北區的學生原區派位,但教育局昨澄清,本港出生以及持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兒童,應和本地兒童一樣,享有同等升學權利,若以行政措施把雙非或單非學童分流往他區,或會引致社會爭議及法律訴訟,須徵詢律政司意見,再作研究。
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陳紹鴻認為,局方若然今年實施優先派位,會引發很多問題,令人無所適從,認為局方應定下實施的時間表,「早啲講明遊戲規則,等家長自己衡量入學嘅機會」。
鳳溪第一小學校長廖子良稱,未曾從教育局人員口中聽聞優先派位的措施,指出就算優先派位可平息本港父母的怒氣,亦沒有真正解決學額不足的問題。
教局目前主要靠向鄰區「借位」來解決學額不足的問題,至於四間村校增建課室的工程正進行招標,其中上水東莞學校校長周啟良稱,工程未能趕及今年9月完成,校方會搭建臨時課室,增加約3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