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代表甚麼?假如只是「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未免太過表面。近年在本地環保分子口中,就多了Upcycling(升級再造)一字,有人更把回收的馬蹄鐵或無用的筲箕,轉化成家品或燈飾,令產品賦予更高的環保價值。
記者:蘇麗珊 攝影:陳盛臣、楊錦文
模特兒:Leanne@Unique Model
馬蹄鐵再造
我們經常說的Recycling(資源回收)原來可細分為兩種,一是Downcycling,二是Upcycling,兩者都是1990年德國環保人士提出的環保概念。前者就是把廢物回收製成較低價格品質的產品,即一張紙若只有八成物料可供回收,再造紙的質量永遠不及原有的十成;相反,Upcycling則能將回收的材料升級改造,成為更高價值的產品,即例如將汽水罐物料分解再壓製成一張椅子,比原本的罐更具價值。另外,Upcycling更強調在回收過程中降低原材料的耗損並減少新材料的使用,以達到節能及環保的大原則。最近,香港賽馬會同樣將具代表性的馬蹄鐵Upcycling,並邀請本地設計師兼Milk Design設計總監利志榮(Wing)合作製出多件馬蹄鐵家品。
有着幸福意思的馬蹄鐵就等同馬匹的鞋子,它分為鐵及鋁製,前者是用來操練時使用,而後者則於賽馬奔跑時穿的。據知操練用的鐵製馬蹄鐵,每隻馬匹需要每四星期更換一次,每月平均消耗400個,鋁製的馬蹄鐵每月平均消耗1,000個,而今次香港賽馬會就利用高耗損的鐵製的馬蹄鐵升級再造。「第一次看到這些生銹又髒的馬蹄鐵,我真的很頭痛,不知在哪兒可把它們潔淨。」設計師Wing說起當初對馬蹄鐵的感覺。後來他找了自己Studio附近的工作室替他處理,經過潔淨、消毒、打磨,令馬蹄鐵煥然一新。「我們想令馬蹄鐵製出的家品更耐用及Grand,於是就在後期加了電鍍黃金的工序。」Wing就在保留馬蹄鐵形狀的大前提下,花了兩個月時間設計出座枱鐘、信件夾、飾物架、掛牆鈎等。「最初看到馬蹄鐵的形狀已令我想起掛鈎,之後我便嘗試將兩個馬蹄鐵作平衡,就製成不同的工作桌上產品,這些都很Functional的。」之後的製作程序,Wing就交由本地專做皮具的Fungus Workshop負責。全人手縫加上淺啡色的皮革、淺木色的木材,令馬蹄鐵家品散發淡淡的自然氣息。
馬蹄鐵家品
升級再造馬蹄鐵系列
產品將於即日起接受預訂,有興趣人士亦可於2月12日(年初三)在沙田馬場的「馬場有禮」精品店購買,每款限量100件。
查詢︰ http://www.hkjc.com
筲箕升級變盞燈
另一邊廂,同樣是本地設計師Dennissoap則於四年前全職投身Upcycling創作,他曾為香港故事館(即灣仔藍屋的現址)提供製作筲箕藝術吊燈的課程,雖然課程已完了,但Dennissoap也依然不時利用塑膠產品Upcycling。不說不知,原來Dennissoap設計背後的原動力來自他媽媽:「因為媽媽自小患有小兒麻痹症,她一直都有腳患的問題、行動不便,所以我對殘缺的傢俬特別有感情,亦希望將無用的東西再造成為值得珍惜的東西,也想大家更珍惜身邊的一切。」在別人眼中,升級再造是涉及價值的問題,而Dennissoap卻有另一體會:「現在很多人覺得東西有少少問題便棄掉,好像被人認為沒用的桌子,換個方法,轉個方向,就可以將桌子成為櫃子,把它們在另一地方發揮功效。」
Dennissoap閒時會拾荒來重組物件作為藝術品,而且對塑膠舊物情有獨鍾。「很多人覺得塑膠就等於唔環保,我反而覺得將這些不能分解的東西重新再造,變成更有用的物件。」Dennissoap今次同樣以塑膠東西──筲箕及蚊拍再為升級再造的例子。「簡單一點的話,可以將兩個筲箕合起來,其中一個剪出一個小洞,方便擺放燈泡,最後將用衣夾把兩個筲箕固定便完成。」設計簡單,但當看到燈光從筲箕的一絲絲罅隙跑出來,罅隙的影子投射出來,營造出獨特的影象。另外,Dennissoap也利用三個塑膠蚊拍,以螺絲連在一起並固定,再加入燈泡,亦成為可愛的吊燈或枱燈。做法簡單,相信大家也可以為保護環境而動手Upcycling。
查詢: http://www.facebook.com/dennissoap
再造筲箕燈
變身蚊拍燈
工具及材料︰三塊蚊拍、三組螺絲、毛冷及燈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