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膽虹手記:<br>住宅樓需求強勁原因 - 沙膽虹

沙膽虹手記:
住宅樓需求強勁原因 - 沙膽虹

梁振英不知道是否還記得自己在競選特首時曾講過,香港只用7%地興建房屋,就可住七百萬人,只要再動用1%地,就可解決香港房屋問題。言下之意是房屋供應問題根本不難解決。但他上任半年有多,施政報告顯示他在未來三年內都沒法大幅增加房屋供應,起碼要在2016年後才有可能,令希望有平樓買的人失望,一、二手盤銷情升溫,二手盤封盤反價破頂不絕。

香港房屋供應不足,是曾蔭權時代遺留下來的問題,已是不爭事實。但供應不足的程度,亦是相對於需要而言。香港目下對住房需求強勁,除了是經濟好景、失業率低、打工仔年年有人工加等開心因素外,美日瘋狂量化寬鬆和人民幣不斷升值,更是重要因素。人民幣從一百港元兌一百零七升至今天八十,國內人來港買樓等於七五折,即使樓價升四成,亦是打和,國內人怎會覺得香港樓價貴?全球無限量化寬鬆,香港跟隨美元零息,港人手上資金為了保值、為了賺取合理回報,亦惟有追逐磚頭,此乃住宅樓需求強勁的深層次原因。
其實,政府要壓抑樓價很容易,只要將港元兌美元滙價升值兩成,至一美元兌六點二港元便可馬上壓抑需求。政府又擔心這會降低聯繫滙率公信力,不敢隨便改動。既然政府是跛了一隻手,對需求無法控制,單靠調控供應根本難以達到平衡,那麼就惟有接受樓價大上大落的事實。

沙膽虹